对鼓舞士气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表扬。
调到宽州县担任县长不久的秦县长。
亲眼目睹了马栓的勤奋和不怕吃苦精神。
稿件中极具才华的语言表达。
都禁不住夸奖道:“这个年轻人,不错,有上进心。”
在不久后举行的抗洪抢险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
马栓作为宣传口的参与者,因为成绩突出。
上台领奖。
同时受到表彰上台领奖的还有县广播站的播音员黄亚萍。
先进事迹表彰会结束后。
黄亚萍主动来到马栓的宿舍。
“马栓,我这次之所以能够获得先进分子的表彰,多亏你的稿件给力。”
“黄亚萍,别这样说,还是你的播音能力强,鼓舞人心。”
马栓谦虚的说。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稿件,声音再好听,也不吸引人啊。”
黄亚萍说。
“要不这样吧,我有空的时候请你吃顿饭,表示感谢。”
“黄亚萍,你千万不要这样说,是你播报的好,才让我的稿件有了更好的传播。”
“应该我请你吃饭的。”
“行吧,那我们以后多多交流文学创作经验。”
“你以前做教师的时候,不还是经常给我们县广播站投稿吗?”
“以前的身份是青年文学爱好者,现在是新闻记者了,祝贺你啊,马栓。”
“好的,有时间交流,也谢谢你的祝贺。”
然后,马栓问道:“张克南现在还好吧?”
“他还是那样,在供销社里做着一个门市部副主任,天天进货出货的,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
黄亚萍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样吧,我们哪天在一起聚一聚,我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你看我们高中时,班里相处的比较好的几个同学,也就只有高加林,高双星,张克南,还有你和我。”
“现在高加林在上海读大学,高双星又在南马河小学当教师,在县城里能够聚聚的也就只有张克南,你和我,我们这三个人。”
黄亚萍听了马栓这一番话。
沉默了一会。
才说:“我们三个人聚会多没意思。”
黄亚萍因为父亲的生病,错过了高考时间。
按照平时她在年级的排名第五来说。
如果当天能够参加高考,说不定也能考上大学。
和高加林一样到魔都大城市上学。
魔都那可是自己的出生地啊。
要不是当年和父亲随军来到大西北工作。
说不定在魔都受到更好的中学教育。
考到更好的大学呢。
黄亚萍心里一直有个梦。
想有一天能够回到心心念念的大上海。
她在高中时喜欢的人就是成绩好,人又长得帅气的高加林。
本想着能够双双考到上海的大学读书。
顺理成章的成为一对恋人。
没想到因为父亲的一场病,让这个梦想破碎。
现在成了一名县广播站的播音员。
看到机会的张克南对自己展开了猛烈地追求。
今天送个好吃的食品,明天送个录音机。
充分发挥了在供销社工作的优势。
要知道别人买东西都要凭票的年代。
有几个女孩子能拒绝男孩子这样的狂轰乱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