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招娣,21岁,沪市。”
“王亚宁,17岁,河北的。”
“李丽,18岁,首都的。”
“赵卫红,18岁,天津人。”
真是五湖四海一家亲呢!
自我介绍完成,彼此之间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在说一下咱们知青点的相关事情,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大家商量着解决。”
“咱们知青点除了周自强同志单独起火,其他人是一起吃饭的。男同志负责挑水,劈柴等重体力活,女同志轮班做饭。你们新来的,想怎么吃饭,自己起火还是和我们一起。”
王亚宁六人相互看看,都是刚来的,什么都不清楚,还是和老知青一起搭伙得了。
六人一致同意一起搭伙。
现在女知青六人,做饭就两两一组,老知青带新知青,尽可能的让新知青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新知青的口粮还没取回来,今晚就用老知青的粮食,一起迎新。
“我先回去了。”
从进来就说了一句话的周自强同志,第二句话就是告别嗑。
“行,你先回去,有事再通知你。”点长回道。
这个踏着火烧云来的型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鸟悄的走了。
王亚宁这次没敢目送“伊人”离去,怕被冻伤。
“周知青不住在这吗?”钱胜利好奇的问。
“周知青是大队的赤脚医生,住在卫生室,方便晚上来看诊的。”点长解释到。
“一般穿越文里都是女知青考上赤脚医生,男的还是少见的。”王亚宁腹诽着。
天晚了,先做饭,吃完早点休息,明天还得上工呢。
做饭顺序已经分好了。
杨柳和李丽,陈胜男和王亚宁,赵卫红和江招娣。
今天是老知青迎新知青,晚饭就一起动手做了。
陈胜男先把大碴子洗两遍,再放锅里大火烧开,在小火慢慢煮。又去后院摘了半盆辣椒递给江招娣,让她洗净。王亚宁坐在灶坑旁烧火,八月的天烧火,真是一言难尽啊。
李丽站在厨房中间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她应该不会做饭,在厨房里有点手足无措。想了一下,转身进屋,一会,拿了一瓶肉罐头出来,递给陈胜男,说晚上加个菜。
七十年代的肉罐头,那可是高级货,一般人买不到的。
王亚宁和赵卫红也进屋拿点吃的出来,不能白吃人家老知青的啊。王亚宁把原主妈妈准备的小煎鱼拿出来,不多,也就半碗,路上吃的差不多了。得回做的咸,要不早臭了。
赵卫红拿出三个煮熟的咸鸭蛋,也是从家带来的。
看着新知青的作为,老知青笑容更真诚一些了,还好都知礼,虽说迎新,但是粮食这么金贵,要是没有表示,心里指定不舒服。
晚饭做好了,烀大碴粥,辣椒炒蛋(半盆辣椒炒三个鸡蛋),肉罐头炖土豆,咸鸭蛋,还有男知青拿过来的一些家乡特产,看上去满满一桌,很是丰盛。
这几天都在路上,饭都是糊弄吃的,这顿荤素搭配的饭菜,吃的都很满意。
饭后老知青准备洗澡去了,新知青一起去大队部领口粮了。
大队部里,大队长和会计已经到了。
“这是大队会计罗解放同志,你们认识认识。”
六人看着眼前这位短小精悍的老头,五十左右岁,个头不高,但是两眼有神,是个精明的。
“罗会计好。”
“都好,都好,现在给你们秤口粮,一人30斤每月。”罗会计说话慢声拉语,笑眯眯的。
这三十斤粮食是皮粮,没磨的苞米粒。
几个人道了谢,拎着粮食口袋往知青点走去。
王亚宁心里也愁啊,这三十斤粮食怎么吃一个月呢!现在人没有油水,主食吃得多,不顶饿啊。现在不能做买卖,那时投机倒把,抓住要被劳动改造的。
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心大的王亚宁把自己安慰好了。
洗洗睡吧,明天开始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