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梧又诚惶诚恐的捧着茶杯接了茶,回道:“吴帅,末将之前也说了,朝廷倚重将门,是无奈之举,既然是无奈之举,自然就有不少的问题。”
周凤梧啜了口茶,说道:“将门把持高位,父死子替、兄死弟继,寒门将官基本没有出头之日,只能依附于将门,而父子兄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少,多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将门衰,便是军势衰,大明国初之时能北逐漠北,至明中期之后,却是步步退缩,困守于长城之中,与将门一代不如一代,而寒门良将又出不了头有很不少关系。”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吴成点点头,周凤梧自己就出自将门,却如此评价将门,可见其对将门意见之大。
“吴帅说的是”周凤梧点点头,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将门之中全以家丁多寡而成势,家丁多则将门兴、家丁少则将门衰,故而作战之时常常为保存家丁而梭巡不前、抗命不遵,甚至各自为战、临阵脱逃,大明各军,千人之内的战斗连东虏都时常吃亏,可一旦要打起上万人的大仗,各家都怕把自己的家底拼光了,谁敢奋勇向前?所以面对东虏才会屡战屡败!”
“而且将门植根于本土,又有家丁为依托,自成体系,导致朝廷既无法插手,也没法对将门子弟重惩,军法便渐渐不可行,比如天启元年,杜文焕镇守延绥,朝廷诏其集兵援辽,杜文焕有意遣兵出河套,捣巢以致寇,引来河套诸部的报复,寇掠延绥、屠戮边关百姓,朝廷集延绥边军援辽的计划也就此搁置,但杜文焕不过是解职待勘而已,不久后又重新起用。”
“如此说来,我们在柳沟之战中消灭了杜文焕,也算是给边关遇难百姓报仇了”吴成耸耸肩:“这大明的将门都是如此,东虏不敢碰、北虏咬软肉,对付起咱们这些义军,却是个个奋勇争先。”
“对付义军,不会损伤家丁,白捡的功劳,谁不喜欢?”周凤梧顿了顿,脸上又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神色:“但武乡义军全歼曹文诏杜文焕、灭张凤仪、又在通许攻灭四千川军,与武乡义军作战也会大损家丁,此事恐怕已经流传于将门之中了左良玉逢武乡义军便逃,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吴成自豪的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算是默认,周凤梧理了理情绪,继续说道:“除了这些之外,将门自成体系,朝廷强势之时,还能有所控制,可一旦朝廷弱势,将门就往往会不听朝廷调遣、督抚节制。”
“曾有人言:将门长期镇守边陲,视之犹闾里故旧,与塞外部落马蹄络绎,声息时通,厚利甘言,往来不绝,兴贩殖利,其物力则猗顿、陶朱也,其苍头、义儿皆拖曳金紫、布列偏裨,而足以贫人、富人、生人、杀人者也,又所与誓矢刭颈、结欢投好者,故其家丁健儿,文吏自顾不如远甚,以至于督抚有为大帅驱使者。”
“远如李成梁,辽东几乎成了李家的一言堂,所谓辽东巡抚,不过是替李家代写奏疏的书吏而已”周凤梧眼中闪过一丝恨意:“近如左良玉,天子的圣旨就当废纸,监军太监成了玩物,各地督抚莫说节制了,就算左良玉抓了他们杀头,恐怕朝廷也不敢说句重话。”
周凤梧长长吐了口浊气,朝吴成拱了拱手:“吴帅,不瞒您说,末将出自将门,原本对大明将门也没什么感触,正是在通许之战中被左良玉抛弃、投诚武乡义军之后,有了大把的时间瞎想,才想通了这些,大明外不能御东虏,内不能安地方,空有百万大军而不能用,与这将门家丁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周将军说的没错,大明的将门家丁体系,确实是走了一条邪路!”吴成微笑的评价道:“大明的将门家丁体系,是为了应对蒙古部落、女直部落和西南诸蛮而应运而生的,究其根本,不过是一种适应于治安战的模式而已,对付小规模、零散的部落蛮夷,靠将门家丁是绰绰有余了。”
“但治安战有治安战的打法,会战有会战的打法,明廷拿着打治安战的将门家丁去跟东虏打会战,如何能打得赢?”吴成冷笑着看向值房中的地图:“要进行一场主力会战,就需要大规模的、上下一体的野战军团,而不是一支支拼凑起来的家丁部队,大明的京营本该承担这个任务,但如今的京营嘛怕是连普通的乱匪盗寇都能打得他们抱头鼠窜了。”
周凤梧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来,点头赞同道:“吴帅所言不错,京营是京中勋贵的聚宝盆,纸面上二十余万大军,实际上大多是吃空饷的,勋贵的子弟奴仆、富商豪族的家眷在京营里挂个名,连点卯都不必去,坐在家里拿饷便是,平日里若有操演阅兵什么的,便花钱雇些京中的青皮流氓去应付,或者干脆买通五城兵马司和刑部,将牢里的犯人充入京营。”
“即便尚有能战的兵卒,大多也成了勋贵的私兵,或者干脆变成勋贵的奴仆杂役,京营的武备和战马,也时常被‘借’走,但却从来没见还过,崇祯初年天子以前兵部尚书李邦华整顿京营,二十余万京营兵,堪战的不过一万七千余人,李邦华倒是个想做事的,认真整顿京营,结果己巳之变时京营兵放炮轰击满桂军,之后天子逮了袁崇焕,以满桂为主帅,自然要给满桂一个交代,于是李邦华就被抛出来当了替罪羊,被罢官回家了。”
“勋贵信不过,文官动不了,天子便以太监督京营,如今督管京营的,是天子身边的大太监曹化淳”周凤梧脸上嘲讽的笑容更浓:“营务尽领于中官,廪给优渥,挟势而骄,多夺人俘获以为功,轻折辱诸将士,将士益解体,京营反倒是越来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