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有时小艾一直监督着,小伙子就算是在最辛苦的时候也没能找到机会偷懒可以不学习。
人的时间确实就像海绵一样,只要下得了决心,总能够挤得出来。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程林的进步一点都不小,至少时小艾出的那些差不多初三难度的试卷,他都已经能够答得似模似样了。
王小凤是高中文化程度,而且之前在学校的成绩还不错。虽然这些年耽误了些,但想捡起来也没有那么难。
虽然她准备的时间短,也就是在时小艾建议她去学财务之后,她才正经开始复习,但王小凤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她是本地人,然后之前的同学朋友特别多。
这些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回城比她早,而且也有很多人在她之前就上了夜校。
所以,她很轻易地就搞到了往届夜校的考试试卷,不光有她和时小艾需要的,连初级班的卷子她也弄来了几套。
他们三个人全都做了一遍之后,总算放心了些。
虽然除了时小艾,另外两个人都没有考出什么高分,但及格还是能够做到的,想必想入学应该是没有问题。
除了他们三个,家里那三个小的也在学习。
明锐明溪还好些,他们俩至少白天要上幼儿园,就算是要学东西也就只有晚上那一会儿时间。
而因为年龄小,需要的睡眠多,在学习上时小艾也就没有管得那么严。
只要完成每天必须的听读还有识字就可以了。
当然明溪还得再加一门数学思维,跟着妈妈做一些好玩的数学游戏。
只不过这些数学游戏只有她自己觉得好玩,明锐和楷楷是看见就想逃跑,恨不得有多远跑多远。
而楷楷,在小侄子小侄女们去上幼儿园之后,他的时间就变得多了。
时小艾又明令禁止,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将楷楷当做童工来使唤,所以有一段时间孩子失落得很,因为实在是太无聊了。
看到孩子实在是无事可干,时小艾无奈下只能给他加重了功课。
不仅把小学三年级的课本全都找来,亲自领着小家伙预习,她还咬咬牙托刘师傅给搞了几百块钱的外汇券,跑到友谊商店买了一台现在最时髦的四个喇叭的收录机!
在那个收录机被拎回家的那一刻,一家人全都惊呆了。
特别是程林,更是兴奋地嗷了一声就扑过去把那笨乎乎的大方盒子给抱住,只恨不得使劲儿亲上几口!
这可是收录机啊!还是四个喇叭的!
实在是太时髦,太少见的东西了!
别看程林是从京城来的,可就算是在京城也没有几家会舍得给家里的小孩儿买这东西。
也就是家里条件好的小孩儿结婚,才会咬咬牙给买一台当做彩礼。
反正程林知道自己亲爹是无论如何不会给他买的。
如今看到嫂子竟然买了一台收录机回来,就算他知道肯定不是送给自己的,可毕竟是放在家里,他也能跟着用。
光想想程林就激动要死,高兴得都快要哭了!
他当场就表示自己可以给京城的好兄弟们写信,让他们给想办法搞最流行的音乐磁带。
他亢奋至极,甚至不怕死地跟他嫂子暗示,自己能够找到最新,最好,最难得的那种“海那边来的歌”。
只可惜他的兴奋并没有维持多久,没几分钟收录机就被嫂子非常无情地从他的怀里给抢走了。
然后……放在了他那个人还没桌子高的傻弟弟的书桌上。
时小艾花大价钱买这么一个玩意儿可不是为了让程林拿着炫的,她对那些程林喜欢的不得了的“海那边的歌”也没有兴趣。
她买这个回来是为了教几个孩子学外语。
时小艾当然明白学外语的重要性。
而且她也知道在如今这个对于人才极度渴求的年代,掌握,或者说精通一门外语会给她的孩子们带来怎样的便捷。
这段时间带着几个小家伙们学习时小艾算是也看出来了,明溪确实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
可除了明溪,其他几个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优势了。
没有优势就只能创造优势,有她在,绝不可能让家里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时小艾琢磨了几天,觉得对于小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学外语更适合他们的了。
学语言本来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当然时小艾也知道现在想要搞到合适孩子们用的外语学习资料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