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嫌钱烧手啊?
有钱干点什么不好,非得先交那么一大笔费用出去?
可时小艾执意要改,还开玩笑地说是替办事处分忧,他们拿到这笔钱正好可以把办公环境改善一下。
当初欧区长来时小艾家的时候就做过表态,她和办事处合作开这个茶水摊产生的管理费区里不要,办事处可以自行使用。
所以,时小艾这样的提议于主任没有办法不动心。
之后时小艾很快就将半年的管理费用给补齐了,而办事处则用这一百二十块钱将办公室做了全面的整修。
“哟,小艾,你怎么这会儿跑来了?摊子那边谁看着呢?”看到她来,一个阿姨立刻站起来迎了过来。
而另外一个嫂子也转过了头,问:“小艾,是有什么事吗?王师傅刚才不是去看电线了吗?怎么,还没修好?”
看到她,此时留在办事处的几个工作人员全都关切地围了过来。
看,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虽然时小艾不能说大家对她的关心都和交的管理费有关,但不得不承认这笔钱让大家都念了她的好,在能力范围内也愿意为她提供帮助。
这也是当初时小艾为什么愿意一次性先交那么多钱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希望和办事处的牵绊更深一点儿。
她的生意越来越好,即便现在不崇尚经商,但也难免有人会眼红嫉妒。
万一有人在背后做手脚,有办事处做靠山总比单枪匹马地强。
而一个月一交的管理费,双方之间牵绊太小了。
万一这边有点什么变动,例如换个领导之类的,很有可能会将时小艾和茶水摊陷入被动的局面。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出现的麻烦,她宁愿把这个原本就应该交的钱先花出去。
看到大家都围过来,时小艾解释道:“我们那边的电又停了,我想让咱的师傅再过去看看,看看到底是线路有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时小艾虽然说的时候语气很平静,甚至说话的时候还带着笑,可办事处的这些大妈大婶儿们都是点什么人?
都是些在巷子里做群众工作做了几十年的老人。
她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巷子里的这些人,对于他们可能闹出的那些伎俩更是心知肚明。
她们知道,这要么是时小艾得罪什么人了,要么是什么人联合起来想要找她的麻烦。
于是一个年龄大的阿姨立刻说:“小艾你别着急,我跟你一起去。”
她说着还朝一边的人吩咐道:“小吴,你去把王师傅找过来,让他直接去一号院。我陪小艾过去看看,看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她这么说,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还有个人说:“我刚才看见于主任去十六号了,我去找她一趟,让她也过去。”
时小艾谢过大家,和那个姓梁的阿姨一起从办事处走了出来。
在路上的时候,时小艾问了一下一号院的情况,梁阿姨跟她说:“哎,一号院是咱整个巷子最复杂的一个院儿了。说起来住在那院里的人现在都不应该算是咱的居民,他们早该迁走了。
可你看看,他们一个都不走,全都留在这儿,这不是给我们的工作增加难度嘛!”
“都应该走?”时小艾皱了皱眉:“梁姨,这话怎么说?”
梁阿姨解释道:“一号院原本的房主找到了,他们家以前是开布店的,运动的时候受到波及一家人被撵了出去。
咱办事处之前接到通知说按照返还政策,这套房子要归还,上个月那个房主的女儿也过来办了手续,房产证也办下来了。
这房子归了私人,之前住的人肯定要搬走啊!市里面给这些人全部分了安置房,听说位置还不错呢!
可谁知道他们说住惯了,谁也不肯搬。其实什么住惯了啊,还不是欺负人家小姑娘不管事儿,不好撵他们走,所以就想两边的房都占着?”
说到这儿,梁阿姨露出了一个鄙夷的表情。
时小艾静静地听着没有回应,一直到两人一起走到一号院门口。
两个人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有人大声地抱怨:“这谁剪的?谁手这么欠,也不怕被电死?!”
梁阿姨快走了几步,说:“是王师傅,王师傅走到咱们前面了。”
时小艾赶紧跟着她一起走了进去。
一进去就看到一个中年大叔站在一个梯子上,手里拿着一个剪断了的电线头冲着底下的人们大声的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