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烫。哥,我端得动!我可有劲儿了!”程楷炫耀的拍了拍自己的胳膊。
说罢他越过哥哥,挤到了时小艾的跟前,一副求夸奖的表情大声说:“嫂子,我把米饭蒸好了!”
时小艾连忙抬起头,顺手拿了个刚捞出的茶叶蛋塞到了小孩儿的手里,夸赞道:“真棒!我们家楷楷最棒了!不过下次别这么端了,你过来找我们去拿,或者去仓库里拿小推车推来都行。”
程楷听了这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憨憨笑了声说:“我忘了咱家还有小推车了。”
那小模样要多可爱有多可爱。
别说时小艾了,连旁边排队的顾客们都看着喜欢极了,纷纷夸奖了起来。
小孩儿什么时候受到过这么多人的注意?
立刻变得扭捏了起来。
他左右看了看,然后走到角落处大哥身边说:“哥,我帮你洗碗!”
程杨看了看周围,没见自家两个小崽儿,于是问道:“你过来谁看着明锐明溪呢?”
“刘姨带着去办事处了,说让他们俩去那儿玩一天。”程楷回答。
程杨知道肯定是刘姨看出这边忙了,赶着过去搭把手呢。
他将洗碗的活儿交给了弟弟,然后把摊子上现有的干净水合在一起,把腾出的两个空桶与要带回家的菜一起放在了三轮车上,准备回家接水。
程杨骑车刚走进巷子口,就看到两个小年轻拿着空水桶在敲一号院的门。
他多看了一眼,认出那俩人都是早上在时家小吃铺帮忙的。
-
说起来今天时小艾他们准备的已经很充分了,不仅现做现卖,提高了制作速度,还增加的新品种。
可即使如此,不到十二点准备的食材就全部用完了,原本打算中午才开始卖的卤肉饭更是在饭点儿前就销售一空。
好多中午下班习惯来这边买点什么带回去当做午饭的顾客赶过来后才发现什么也没有了。
送走最后一个抱怨的顾客,时小艾几人才终于有空歇一歇了。
坐下后大家全都下意识的在身上锤了捶,只觉得浑身都是酸疼的。
王小凤甩了甩手腕,只觉得又困又乏,一坐下就动也不想动。
可一早上都困在炉子边的她,还是没忍住站起身走到摊子外面朝旁边看了过去。
就在距离他们茶水摊不到二十米的位置,时大喜找的人正拿着个铁皮喇叭站在云和巷的巷子口对着经过的熟人们大声的吆喝着。
“最正宗的石头馍啊,老时家石头馍,开业大优惠,买二送一,不好吃不要钱!”
那人的声音很尖锐,又扯着嗓子叫了半天声音变得嘶哑,听着简直就像是魔音灌耳,让人耳朵难受。
王小凤看了一会儿跺着脚走了回来。
回来后还没忍住又转头对着帐篷门啐了一口,骂说:“他也不怕把嗓子给叫哑了?叫这么半天了,呱呱的,叫得我头都疼了。
你们说这群人脸皮咋就这么厚呢?他们在自己摊子前喊还不行,还跑到咱这边喊。他们只差没跑到咱摊子跟前拉人了!怎么这么不要脸!”
“他拉不拉人咱的东西也卖完了,你生这个气干什么?”时小艾好脾气地安慰道。
王小凤明显还是很生气。
她气呼呼地坐到了时小艾的身边,纠正道:“姐,不能这么算。咱卖完是因为咱今天换新品种了,老顾客给面子。要是你没想到换新品,咱今天就这么看着得多糟心啊!
这群人太坏了,竟然使这样的手段。他们才开张,招揽的都是咱原本的顾客。这一下得抢咱多少生意啊!我算着他们卖的比咱们只多不少。”
王小凤说的这些时小艾当然知道。
医院门口的客流量就这么多,市场饱和了再想卖就很难。
就好像之前刚上果仁馅石头馍的时候哄抢了一次,后来很多天石头馍的销路都在下降。
时小梅这样不计成本的铺货,打的不就是抢占自家市场的主意?
不过这些话她不想在这里说,省的他们紧张。
她只是赞许的看了王小凤一眼,觉得这姑娘有灵性,以后可以试着给她加加担子。
时小艾点了点头表示赞成。
然后对王小凤说:“确实比咱卖的多,他们买二送一呢,买的人一次最少也会买三个。你算算去了多少人就知道了。”
王小凤担忧地朝对面看了看,这时候那边的棚子里人流量依然不小,顾客络绎不绝的。
同样担忧看着对面的还有程林。
他这会儿插话道:“嫂子,我刚才在学校门口看见那边最少送过两次货,全是那种大筐子,应该里面全是石头馍或者烙馍。要是这么算,他们今天上午卖了最少五百个。”
“不止。”时小艾说:“他们早上来的时候可是抬了四大筐进去的。”
摊子上的人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心里计算着这么多筐饼子大概能卖多少钱?
终于程林实在没忍住问出了声:“嫂子,你说他们卖这么多能赚钱吗?我怎么觉得好像赚不了什么啊?”
程林这几天正在跟着大哥学采购那一摊事儿,所以他对食材的价格也有所了解。
他知道现在粮食价格都是统一的,他们从刘师傅那儿买的也和粮店里的一个价。
那家人肯定也是如此,不管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搞到的粮食,价格比起自家最多是相同,甚至只高不低。
这种情况下买二送一,那不是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他们到底是图啥?
程林想不明白,干脆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时小艾耐心地解释道:“他们是想打出名气,让周围的人知道他们卖的东西不比咱差。咱们在这儿已经开了这么久,也算是扎下了根儿,他们要不搞点噱头,别人怎么会注意到他们?”
“注意到也没用啊!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做买卖就算是不赚钱也不能往里面赔钱啊!他们是不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