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先交定金也要让时小艾留出一份给他们。
直搞得时小艾一头雾水。
问了客人之后她才知道,原来是有人买了石头馍之后拿到病房给家里的病号吃,结果正碰上医生查房。
医生看见了顺口说了句:这饼子不错,一看就是发面做的,好消化还养胃,病人吃了也没事儿。
这话一传开,周围的家属就全都找过来了。
时小艾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能天降惊喜。
上新第一天就遇到这种好事儿!
要是连这样的商机也不抓住,那就不是她了。
时小艾当即将茶水摊这边的事情一股脑全都交给了程杨,自己拿着空篮子就回家烙饼去了。
可梦想再美好,现实往往总会拖人后腿。
她倒是想立刻就完成那些订单,可问题是——发面需要时间。
时小艾实在不想浪费此时顾客的热情和那难得的人流量,想了想她干脆又和了块面,准备做烙馍。
烙馍其实就是卷饼,类似于春饼的样子。
与石头馍不同,它用的是死面。只要将面和好稍微醒一下,然后擀成小饼放在平底锅烙熟就行,不需要等面发开。
这样随烙随用,速度很快。
将面和好,揪成小剂子放在一边醒面,时小艾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家里储存的各种菜蔬,开始在脑子里选择搭配。
黄花木耳可以和鸡蛋一起炒,然后再炒个土豆丝,剩下的那个大白菜可以把帮子切下来炒成酸辣口的,另外再拌一个芥菜丝。
有这四个菜用来卷烙馍,也算是荤素搭配了。
对了,还可以把之前做来下饭的鸡蛋酱拿过去打底……
脑子转着,时小艾的手上也没敢停,以一种她自己都想象不到的速度开始飞快的清洗,切丝,泡发……
动作快的简直都要产生虚影。
就在她快要把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的时候,院子外响起了一个陌生女孩的声音:“小艾姐,小艾姐,你是不是回来了?”
时小艾仔细听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听过这个声音,但是她这会儿根本没空出去看到底是谁。
听她叫的这么亲热,也不像是有什么恶意,干脆就站在厨房答应:“我在呢,你进来吧,院门没锁。”
很快外面就传来了一阵开关门的声音,紧接着一个女孩儿出现在了厨房门口。
那女孩儿看上去年龄不大,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
她扎着两根麻花辫,个子不高,身材有点纤弱,看上去文文静静的。
时小艾看了她一眼,问:“你是?”
女孩儿冲她一笑,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道:“小艾姐,我是王小凤,刘红香是我妈。”
“哦,你是小凤啊!”时小艾顿时恍然大悟。
王小凤是刘姨的小女儿,返城之后没多久就去了姐姐家帮忙带小孩儿。
虽然不知道她过来的目的,时小艾还是笑着问候:“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都不知道。”
“我昨天回来的,回来的时候你们还没回家,所以也没过来跟你说话。”王小凤解释道。
说着,她把手里拿着的一红一蓝两件小孩儿毛背心举给时小艾看,说:“姐,我妈早上走的时候让我把这两个背心送过来。
她让我跟你说背心最后这几针还没收口,让你先给俩孩子试试看合不合适。我早上起来的时候你们都走了,所以刚才听到家里有动静我这才赶紧过来敲门。”
那毛背心是时小艾之前买了毛线托刘姨给俩孩子织的,她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织好了。
听了王小凤的话,她赶紧说:“你帮我谢谢刘姨,等他们俩回来就让他们试。小凤,你先帮我放在外面桌子上吧,我这会儿手占着呢,暂时看不了。”
她手里飞快地切着土豆丝,神情有点赧然。
王小凤答应着将背心放在了外面,但是并没有立刻离开。
她重新回到了厨房,有点好奇的问:“小艾姐,你这是在干嘛呢?”
听她这么问,时小艾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当即说:“小凤,你帮我一个忙,我记得你家有烙饼的鏊子,你拿来我用用吧?”
“行,我现在就去给你拿。”王小凤丝毫没有考虑,转身就走。
很快她就把鏊子拿回来了,同时她也看到了放在灶台边醒着的面团。
王小凤这次没有再客气,直接说:“姐,你这是茶水摊要卖的东西吧?别的我不会,烙饼我还是会一点儿的,要不你告诉我怎么做,我来帮你?”
时小艾这会儿本来就只恨自己没有生八只手,听了这话哪儿有不答应的?
她果断的放下菜刀,过来说:“我烙一个给你打样,然后你照着做就行。”
说完她熟练的拿过一个面团,在案板上擀出了一个小饼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