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一个个登上舞台(2 / 2)

山的那边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最新章节!

浙江防倭历来有两个“汛期”,一是每年的清明之后,多刮东北风、风向稳定,有利于倭寇航行,被称为“防寇大汛时期”;

二是九、十月,通常也有东北风,倭寇也会登陆沿海,被称为防寇小汛时期。

嘉靖年间,每到汛期,沿海风声鹤唳。

如《赵恭襄文集》说“浙海二千余里,何处不可登。三、四两月,何日不可到。”

想到这里,晏珣又暗暗骂骂咧咧:该死的倭寇,真把大明当自家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讨债的时候到了!

商队这次回来就会休整到明年,宁波的双屿港、舟山沥港等传统大港口泊满海船。

海关市舶司的官吏忙碌地核验船上的货物,和官准牙行一起定货税。

晏珣一回来赶紧投入工作,收好今年最后一波税。

谁懂啊!

一车车、一船船的税银送往太仓银库,全都不姓晏,能看不能吃,多少有些心酸。

但是想到这些钱都是用来振兴大明的,晏珣又精神百倍。

小钧钧!看看,这是老师为你攒下的金山银山,你别给我败家啊!你可别沦落到让皇家印书局印小黄书挣钱啊!

做海贸的人家也齐聚宁波,收海船上的货,各家有各家的门路。

硫磺、硝石、铜矿石这些压舱的军需物资,历来是默认官府优先收购的。

商家们收的是银器、石斛、珍珠、珊瑚和工艺品等。

特别说一下,鱼翅、海参和鲍鱼是倭国外汇创收最多的三样海产品,被称为“俵物三品”。

这三项海产,大明权贵人家也很喜欢。以前走私的时候,这几样就是富商指定贸易品。

黎大和王二等人也回来了,晏珣还没来得及跟他们细谈,就收到一堆的拜帖。

晏小五拿出其中一份精致的拜帖说:“这是余姚谢氏的拜帖,他们应该是想预订明年的船引。”

晏珣放出风声,明年会放出三百份船引,一些今年观望的家族闻风而动。

“余姚谢氏终于动了。”晏珣叹息。

《世宗实录》有一句话“按海之事,处起于内地。奸商汪直、徐海等常阑出中国财物,与番客市易,皆主于余姚谢氏。”

如果说华府是江南首富、海贸中间商,余姚谢氏则是另一座山头。

余姚谢氏“一门三宰相”,谢迁,成化十一年中状元,弘治八年入内阁;他的儿子谢丕弘治十八年中探花。

父亲状元与儿子探花的组合,一听就很厉害。

正在修的《世宗实录》说谢氏是汪直和徐海这些走私海商的后台。

晏珣也不知道是不是污蔑。

当倭寇肆虐的时候,谢迁的长玄孙谢志望自家出资招募五百乡勇奋力抗倭。嘉靖三十四年,谢志望战死前线,年仅二十八岁。

所以谢氏跟倭寇是有仇的,但跟汪直的关系,又比较复杂。

他们可能知道晏家跟汪直的关系,晏珣到宁波做巡海御史,谢氏一直在观望。

这个山头实力超强却过分谨慎。

晏小五小声说:“我建议珣哥哥见一见谢氏的人,他家的人文武双全、专门出英雄好汉,咱们可以合作。”

“嗯……听说谢氏想生产水泥,我把水泥的方子拿出来,很有诚意吧?”晏珣笑着摸摸下巴。

谢氏之前不动,应该是担心朝廷出尔反尔,开放一年就不开了。

还担心朝廷钓鱼,摸他们这些老牌走私山头的底细。

现在敢动,是朝廷重启龙江宝船厂,让谢氏看到皇帝的决心。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为了振兴大明!和谢氏在浙江的威望比起来,那个什么邵大侠就是个笑话。”晏珣喃喃自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娇软美人一哭,七零糙汉心都化了这个男人来自异世界都市至尊医神村医小神农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家父吕奉先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综影视:姑娘你别跑绝世神医纵横都市陈南朱可人玄幻:我靠吞噬就能变强吞噬九重天强势婚宠,我成上流真名门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克系执法官绝世神医混花都陈南朱可人诸天皇帝聊天群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嫡子凶猛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傲世狂龙混花都陈南朱可人都市逍遥圣手陈南朱可人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