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暖欣对丈夫的话嗤之以鼻,翻着白眼说道:“没听说过光占便宜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
“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当初没人逼着作家村做这些事,是我们自己要做的。”
“对啊,当初是作家村要做的,现在也是作家村自己做的决定。村里的同志们受了何平这么多的好处,想给他省点钱,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如果外面那些刊物要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的话,我不认为他们是值得合作的伙伴。”
妻子的话让李拓的意志有些动摇,这些天不仅是妻子在劝他,作家村的绝大多数人也在劝他。
总这么亏损下去,大家都担心有一天作家村会倒闭。尽管何平这个老板亏得起,可谁也不敢保证,人家愿意二十年如一日的做这个亏本买卖。
现在作家村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自成体系,摆脱对于外界力量的借助。相反的,在很多时候外部这些刊物都要借助作家村的力量,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影响。
作家村不断的有新鲜血液加入,大家不管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哪里,在这里待过一段时间之后总会被同化成为作家村的一员。
即便是那些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原因,在作家村待过一段时间之后不得不返回老家的人,他们对于作家村的感情同样很深。
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的作家村正在逐渐成为国内文坛的“黄埔军校”。
因为很多作家都是被菜园的编辑们一个一个的挖掘出来的,他们在被邀请到作家村进行学习培训以前,都有过被其他刊物退稿的经历。被慧眼如炬的编辑们发现,邀请到作家村学习,直至水平提高,能够在国内其他的著名刊物上发表、甚至是出版作品,让他们对于作家村的感激之情分外的强烈。
作家村的这种培养跟国内很多杂志报刊举办的座谈会、笔会不一样,他们不仅仅是把作者们聚集到一起开几天会,交流交流经验。
更多的时候是用一种社区和文化趋同的力量来打动人,让大家不仅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升、在作品发表上获得捷径,更在他们心里种下对于作家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所以作家村培养的作家们所形成的凝聚力极为强大,直到最近,这种凝聚力演变成为他们对于作家村权益的维护。
“如果以后真的如何平所说的话,又何止是国内的图书出版会受到影响,难道何平的产业就不会受到影响吗?环球那么大的公司,以后如果真的不行了,你还指望何平能够持续的亏损投入吗?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以前你往家里领多少朋友我都没拦着你,是因为那是我们自己家,只要我们俩高兴就好。可现在不一样了,你现在是作家村的负责人,那么大的园区交在你手里,你应该对得起何平对你的信任,考虑清楚这件事。”
张暖欣见李拓有些动摇,便继续说了几句,让李拓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思考。
一直以来,李拓的心态都是非常理想化的,作家村这两年在他的这种管理下,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但任何事业想要健康发展就不可能一直以亏损的情况运行下去,这一点李拓心知肚明。
他心中除了那点朋友义气和理想主义在作祟之后,还有一种担忧。
那就是作家村逐渐的驱利化,以后会不会变了味道,违背了他们当初建设作家村的本意。
这一夜,李拓想了很多,他决定明天去找何平谈谈关于作家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