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么回事,郑文魁听完也替妹妹高兴,“我去买瓶酒,晚上喝点。”
1982年的春天并不太平。
很多地方的政策又变得有些严峻,一些民间刚萌芽的状态又被按了下去。
韩兆军看着前两天的《奉城日报》,自从何平要求队里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要参加夜校之后,队里的学习风气明显比以前强了很多,原本只是为了人才宿舍配备的阅读室排上了用场,很多在镇上订的报刊杂志脱离了之前无人问津的境地。
韩兆军作为养鸡场场长自然要给队里的人带一个好头,不仅在夜校学习格外认真,还订阅了好几份报纸、杂志,这点钱对他的收入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韩屯订报纸杂志的现在不光是韩兆军,还有大队、养鸡场、养猪场、何平家……
公社邮局的阚立军现在每天都要给来韩屯送报纸、杂志。
“还是何平哥有先见之明啊!”
许爱英正在给他盛饭,“你又看出啥了?”
“现在政策对个体户来说还是不太开放,很容易越线。何平哥当初把养鸡场做成跟队里合营,还是对的。你看,这上面的个体户都被通缉了。”
许爱英有些惊讶:“这么严重啊!”
“那可不。要不我怎么说何平哥有先见之明呢,他应该是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
韩兆军不知道的是,最开始何平是被他未来老丈人逼着跟大队合营的,后来他自己也想开了,索性就这么苟住,先稳几年发育也挺好的。
过了正月,何平心里一直在琢磨一件大事,他跟毛春华的婚期定在了五一的时候,结婚了得有个新房子,他想给毛春华盖个新房子。
虽说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没盖两年,但何平总觉得对毛春华有所亏欠,毕竟进门就当妈。
他没有声张心里的想法,而是先去找了张国强。
“国强,能给我在公社那边弄块宅基地不?”
“你要公社弄宅基地干什么?”
“我跟春华的婚事你知道的,我想给我们俩在公社盖个新房。”
张国强闻言,立马拍着胸脯说道:“这事交给我了。”
两人说完的第二天,张国强就过来找何平,“走啊,带你去看地皮去。”
何平没想到他效率这么高,两人骑着自行车来到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