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顾铭博和黎慕阳他们这么一说,胡晓月才知道,昨天中暑的大娘竟然是村长的娘。
晒谷场上领工的人,陆陆续续的领了工都走了,只剩下胡晓月他们五人了。
“村长叔早!”
“大娘身体好些了吗?”
齐齐向村长打招呼后,出于职业习惯,胡晓月向询问了张大娘的身体情况。
“你们也早,好些了,胡知青,谢谢你,要不是你处理得及时,我娘可受大罪了。”
“村长叔,看您说的,都说是医者仁心,我只是做一名医者,应该做的事。
大娘没事,我就放心了。现在天气热,村长叔也提醒一下其他的乡亲们,要多喝水。
田间地头长有许多,可预防中暑的草药,待会我看到了,会采摘下来。
村长叔可以让,有需要的乡亲们,拿着去对照采摘,煲水喝。”
预防中暑的草药田间地头很多,也容易辨认,只是村民不认识它的功效而已。
既然是碰上了张大娘,干农活中暑的事情,虽然胡晓月不是圣母,但做为一名医者。
胡晓月,仍做不到事不关己,置之不理,所以和村长说了这一番话。
不求别的,只求心安理得!
“好!真是太好!胡知青,我代表上红村的全体村民,谢谢你了!”
由于,上红村村子小,人口少,大队部没有在村里设卫生所,村里人看病都要去到镇上的医院。
从村里到镇上坐车都要一个小时,走小路也要一个小时间,天气好还不要紧,碰到下雨,下雪天,村民只能熬着。
现在,村里有一个是医生的知青,而且通过昨天,胡知青对自家亲娘中暑后处理。
到了镇上,帮自家亲娘看病的医生,听了大哥对胡晓月,在自家亲娘中暑后,晕倒的处理后。
直夸她处理得很专业,也诊断得很准确,这说明胡知青的医术很不错。
如果,胡知青愿意为村里的乡亲们看病,就好了。
村里人以后,有个头痛脑热,发烧感冒的,看病就方便得多了。
“村长叔,看您说的,我们来到上红村,不也是上红村的一份子了嘛,举手之劳,有啥好谢的。
村长叔,我们几个想组队干活,您看行不?”
组队干活,胡晓月还是挺赞同的,有队不无聊。
顾铭博和黎慕阳他们,昨天没见到村长,现在提也不晚。
“有啥不行的,反正都是干活,你们自己商量好,工分怎么分配就行。责任地都在这,你们选吧!”
昨天晚上从镇上医院回来,听自己的爱人提了一嘴,但是太晚了,就没去找他们。
这几个城里来的孩子,品性都不错,而且这也不是什么违反原则的事,村里的人也都是以各家为单位领工的。
所以,村长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哎,好的,村长叔,谢谢您。表哥表姐,昊子,顾铭博,你们看谁来选责任地。
我个人的意见是,让顾铭博来选,因为他比较熟悉地情,你们觉得呢?”
得到村长的首肯,胡晓月他们都很高兴,顾铭博是他们五个人当中,最了解上红村的地势的,由他选是再适合不过的啦。
“我们没意见!”
胡晓月他们一致通过,让顾铭博选责任地。
“胡知青,昨天我们兄弟二人,忙着送娘去医院检查,毕竟她年纪大了,怕有闪失。
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对我娘的救治,胡知青,村长叔在这儿谢谢你了!”
“村长叔,您别这么说,我相信其他的医者看到了,也会和我一样,甚至可能比我做得更好的。”
“村长,我们选这里,麻烦您帮我们登记一下。”
顾铭博的话,让胡晓月找到了逃离的出口,被村长这样感谢来,感谢去的,还真是有些无奈。
“村长叔,天不早了,我们些去干活了。”
顾铭博也是看到了,胡晓月脸上的无奈,才出声了。
责任地登记好后,顾铭博就带他们来到晒谷场旁边的,一间专门堆放农具的房子。
“方同志,我们领五个竹背篓,三把锄头,还有一小捆麻袋子。”
“好,你们在这签字,签了字就进去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