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得来的福利,腹黑的顾铭博,又怎么可能会轻意放过。
可以说,两个人的身体,之所以这样紧紧贴着,是有顾铭博的刻意为之的。
胡晓月能感受得到,他的强壮,他的心跳,他的体温,他的味道。
他也同样能感受得到,胡晓月娇小柔软又纤细的身体。
抱在怀里,小小的,软软的,似乎是瞬间就,填满了自己,空寂多年的心房。
微凉的身体,带着淡淡的白玉兰花香,闻起来一点也不刺鼻,让人很着迷。
虽然人小小的,心却跳得“砰砰……”地响,还跳得这么急,又这么快。
突然,顾铭博像是想到了什么,心里满是欢喜,抱得更紧了些。
垂下眼眸,看着他的小姑娘,白净的小脸,红得像上了胭脂似的。
好看极了,真想咬上一口。
但一想到,昨天调侃了小姑娘之后,小姑娘一个晚上都躲他,躲得远远的。
小姑娘刻意拉开的距离告诉他,自己的小姑娘还小,现在还不能逗,只能用真心慢慢感化。
“小月月被吓到了?不怕……我在,小月月不怕……”
不论是前世的军医晓月,还是现在的原主胡晓月,都是在缺失父母关爱下,长大的孩子。
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关爱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女孩,是很没有安全感的。
但是,她们又因为,从小父母关爱的缺失。
不得不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熟。
她们就像是一个矛盾体,既独立勇敢,又胆小脆弱。
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长歪。
因为,她们希望得到父母亲人的关爱,他们就会做一些,想要引起父母亲人注意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往往是大人们意想不到的,比如:
沉迷某些东西,刻意的做某些坏事,甚至有些孩子用自残,或者是伤害别人,来吸引父母对他的关注。
很多的父母会不理解,认为不可思议,有很多的孩子就会用错了方法。
庆幸的是,军医晓月和原主胡晓月都没有用错方式。
两个人都是通过努力,学习知识,尽可能的乖巧懂事,来引起父母长辈的关注的。
军医晓月的父母,是医药方面的专家,长年累月的呆在研究所里,陪晓月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五岁的晓月就开始背,父母留在家里,关于医学知识方面的书籍。
后来,就越背越感兴趣,十五岁就被国内知名的医学院特招入院。
晓月的父母从她上大学起,就一直以为,将来晓月会继承他们的衣钵。
所以在晓月大二的时候,得知晓月报名参军后,大为不解,甚至是想利用手中的人脉,不让她去部队。
他们越反对,晓月就越要去,叛逆得让他们希望破灭。
其实,除了心里对他们的叛逆之外,胡月也是真心想去部队的。
她的父母并不知道,从小在他们面前,勇敢独立又听话的女儿。
其实是一个怕黑,怕闪电,怕打雷,甚至是怕一个人呆在家的胆小鬼。
原主胡晓月也是这样的,张阿婆领养她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
婆孙俩相隔着五十年的年龄差,代沟的问题是肯定存在的。
加上本来就收入微薄的张阿婆,家里多了一个人吃饭,日子过得就更紧巴了。
四边的找活干的张阿婆,哪里还有什么时间,来照顾到年小的胡晓月。
因为身世不明,尽管胡晓月乖巧懂事,但仍会有一些流音蜚语,传进她的耳朵。
六零七零的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很普遍的,所以有很多的人猜测。
胡晓月是被家里人遗弃的女孩,因为每年,是女儿身,被抛弃,被虐待,甚至是死亡的女孩,太多太多了。
所以,四岁般大的胡晓月,害怕再次被丢掉,张阿婆出去找活的时候,就很乖巧听话的,一个人呆在家里。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害怕,就找事情做,找活干从最开始的扫地,慢慢到洗衣做饭打理菜园子。
最后,包揽了所有家里的家务,还主动的帮,张阿婆做针线活。
街坊邻居们都夸她孝顺能干,其实胡晓月并不想要这些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