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月的一声吼,让围在晕倒的病人周边,慌乱无措的村民,顿时找到了主心骨。
也瞬间安静了下来,并给她让出了一个口子,晕倒在地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
虽然六十多岁了,这样的年纪,在许多的乡下,依然是下地干活的主要劳动力。
“散开,都散开,让空气流通,然后保持安静!你和你,找东西给大娘遮一下太阳。”
胡晓月一边给晕倒的大娘做检查,一边指挥着周围的人疏散开,又让之前守在大娘旁边的两个男子。
看样子应该是大娘的直系亲属,让他们帮挡一下太阳,这么热的天在户外干农活,晕倒多数是中暑。
经过一番检查,胡晓月果然没有猜错。
这位大娘大量出汗、四肢冰凉、有发热,意识模糊,无法控制自己动作,动作也很不协调。
这样的症状,胡晓月初步判定,这位大娘是中度中暑了,顾不得其他,直接从自己的军用水壶,倒了些水喂她。
然后,又用浸湿了的帕子,给她冷敷额头。
用湿毛巾给她擦拭面部,手和脚,帮她快速降温。
不一会,晕倒的大娘就有所好转了,意识比之前清醒了许多,因为自己的水,是加了圣泉水的。
这位大娘的身体素质还不错,只不过是水喝少,又在高温的环境下干农活,所以就中暑了。
“谁是大娘的家属?”
“哎,我是她儿子,这位小同志,我娘她是啥了?”
“大娘是中暑了,快把大娘送回家里,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喝些冷盐水。
多注意营养,多休息,就可以了。”
“哎,小同志,这样就行了?不用吃药?”
一位四十来岁,面相方正老实的村民着急的问道,他应该是中暑大娘的儿子。
“多休息,多喝水,大娘很快就会恢复的,如果不放心的话,或者是还有什么不适,就去医院检查一下。”
“这些拿回家煲茶喝,可以预防中暑,乡亲们,天气热干活的时候,要多喝水,要不然是很容易中暑的。”
交待完大娘的家人,又从背篓里捡了一些防中暑的草药,交给他。
拉着后面赶来的黎慕瑶就走了。
顾铭博,黎慕阳和江昊,对在另一头的玉米地里,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因为他们想要早点收工,去找村长说事,请老知青吃饭,所以这会正在努力地着拔玉米杆。
因为,都是出身军人世家,又在军区大院里长大。
从小都在祖辈父辈的教导下,练过一些功夫和军事训练项目的。
而且,拔玉杆也不是什么,需要技术含量的活,只要有力气,动作快就好了。
所以,黎慕阳和江昊两个人,在顾铭博示范了一遍之后,就会了。
而且越干越顺手,呼啦呼啦的三个男生,你追我赶的就较起劲来。
三个男生干活干得热火朝天的,而另一边的胡晓月和瑶瑶,也已经到家了。
“晓月,你还会医术?”
之前还在路上的时候,黎慕瑶就想问了,只不过胡晓月向她摇了摇头,示意到家里再说。
一进家,她就忍不住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