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然陛下赐名大连,那边改其为大连。”
朱允炆点了点头随即又开口说道:“先派水师过去建立水师军寨,然后再扩建港口。”
朱植连连拱手应诺。
随后,朱允炆看向两人说道:“你们各自回去拟定诏令。”
“朕会给郑尚书下令,让他的工部全力配合你们。”
“户部那边朕也会下诏让他们拨款。”
徐辉祖和朱植两人拱手应诺。
待两人离开后,朱允炆看向马恩思说道:“你马上去通知耿璿,让他入宫觐见。”
马恩思当即应诺,快步走出御书房。
此时一旁的双喜开口说道:“陛下,小奴多句嘴还望陛下见谅。
朱允炆没想到双喜既然要开口进言,于是轻笑着说道:“哦,你有什么见解?”
双喜听后连忙跪在地上。
“陛下,小奴不过陛下的仆从哪里敢有什么见解。”
“只是小奴认为媚上之人还需留心,此等人多半颇有野心,为了上位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朱允炆大笑着点了点头,抬手让双喜起身。
“朕不怕人有野心,只要他有才干,野心不是问题。”
“这等野心勃勃的人便是快刀,可斩断乱麻。”
“只是快刀坏的也快,到时候若是快刀崩了刃口,朕换一把便是了。”
双喜闻言不免背后有些发凉,陛下的言外之意自己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一旦纪纲不听话,陛下就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他。
不多时,马恩思带着耿璿来到了御书房。
耿璿看到朱允炆后连忙叩首。
朱允炆则是亲自起身走到耿璿面前将其扶起。
“耿老将军新故,朕本该体谅你,让你在家丁忧,只是国事为重,不得不启用你。”
耿璿明白这些都是体面话,于是连忙拱手说道:“臣不敢以小家之情夺国事之重。”
“只能先忠君王再报父母之恩。”
朱允炆用力地拍了拍耿璿的肩膀,随后对着双喜说道:“赐座!”
耿璿颇为惶恐地跪地叩首。
朱允炆则再度将耿璿扶起说道:“朕夺长兴侯丁忧之情,还望长兴侯保重身体,不要太过悲伤。”
耿璿连连拱手谢恩。
一番体面话后,朱允炆看向耿璿说道:“长兴侯不知此番你认为远征军可否能用?”
耿璿不假思索地说道:“远征军本就是北军精锐,稍加操练便可使之如臂。”
“只是臣心中还有些担忧,此等北军之人是否还心存谋逆之意。”
朱允炆听后背着手踱了几步,然后轻笑着说道:“长兴侯,朕可曾少了他们的粮饷?”
耿璿连忙摇头说道:“陛下按精锐的待遇给他们发粮饷,上下皆无克扣,自然不曾少了他们。”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那朕可将他们的家眷问罪?”
耿璿再度摇头说道:“陛下将他们的家眷迁到扬州府安置,也并未治罪于他们。”
朱允炆此时已经大笑了起来。
“长兴侯,朕既没有缺他们的粮饷,又没有治罪他们的家眷,他们为何要反朕?”
“他们反了朕要去投靠谁?”
耿璿闻言当即起身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是臣多虑了!”
朱允炆大笑着摆摆手说道:“长兴侯你没有多虑,此番远征朝鲜,你多加谨慎是没有错的。”
“这样吧,朕调五百新军做你的亲卫。”
“同时再给你两个百户的名额,准许你招募你家的旧部作为亲兵,但是招募的人你要给朕呈上名录。”
“朕最多允许你有一千的亲卫亲兵,再多的话,朕就要怀疑你长兴侯是不是要拥兵自重了。”
耿璿直接跪在地上叩首说道:“陛下,我耿家深受皇恩,绝不背叛陛下。”
“若臣有不轨之心,愿天打五雷轰,身死族灭!”
朱允炆上前将耿璿扶起,随后笑着说道:“姐夫,你娶了我长姐,我们本就是一家,朕岂能不信你。”
“此番你率军前往朝鲜,要经受的考验远胜于在大明。”
“朕此番希望你一定要小心李芳远此人。”
“此人狼子野心,绝非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