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归附我大明的外藩还会臣服于我大明吗?”
解缙闻言跪地先前挪动道:“陛下,臣并非不让陛下派人调查此事,只是希望陛下不要擅动兵戈。”
劝诫的众人纷纷附和道:“请陛下不要擅动兵戈。”
朱允炆听后当即笑着说道:“好,着令护国卫前往朝鲜暗中调查朝鲜世子李芳硕被杀之事。”
“对了,之前朕说要在朝鲜开五个港口通商,此事礼部也要派人去督查。”
言毕,朱允炆看向一旁的徐辉祖说道:“魏国公,你可有好的人选?”
徐辉祖瞬间明白过来,知道这是皇帝在兑现之前的诺言。
于是他出列拱手行礼道:“陛下,古语有云举贤不避亲。”
“臣弟徐膺绪、徐增寿可担当此任。”
徐辉祖此番将家中的两个弟弟推举出来明显是想要让皇帝自己挑选。
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他若是厚此薄彼,也不利于他掌控家族。
如今将两个弟弟都推荐给皇帝,若是皇帝挑选,落选的人多半不敢有什么怨言。
朱允炆听到徐增寿的名字就来气。
这小子历史上心向朱棣,多次和朱棣私通。
之前因为徐妙云之死自己暂时压下此事,如今再次听到徐增寿的名字,那还能放过他。
“迁徐膺绪为中军都督佥事,加礼部左侍郎,让他负责此事!”
徐辉祖闻言连忙拱手谢恩。
然后便看到皇帝再度开口。
“朕听闻徐增寿颇有文略,如今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有些大材小用。”
“就让他南下到琼州教化百姓吧!”
徐辉祖愣了一下,抬头看向皇帝,却见皇帝轻笑着说道:“让他担任琼州知州,即刻赴任!”
同样站在殿内的徐膺绪和徐增寿两人神色大不相同。
知道自己被皇帝选中的徐膺绪已经跪在地上叩首谢恩了。
而被陛下贬到琼州的徐增寿此刻楞在了原地。
徐辉祖见状连忙示意他跪下谢恩。
徐增寿反应过来,一脸暗淡地跪在地上叩首谢恩。
朱允炆目睹了这一切,随后将看向劝诫自己的解缙等人。
解缙等人见皇帝没有下诏发兵,而是下诏派人调查,心中虽然还是担忧,却也不得不起身。
朱允炆见他们起身,便淡淡地说道:“卿等放心,朕不会擅动兵戈。”
“好了,今日便到此吧,退朝!”
众人再度叩首恭送皇帝离开大殿。
随后文武百官各自向着自己工作的府衙走去。
徐辉祖一脸的疑惑,徐膺绪一脸的喜悦。
徐增寿则是整个人都心不在焉。
在文武百官眼中,陛下有意提拔徐家一个人,却又打压徐家一个人,是在搞权衡,对此他们并没有太多关注,只是感叹徐家纵使出了徐妙云那样的逆贼,却还是恩宠不减啊。
徐府之中,徐辉祖坐在主座,左右边分别是喜形于表的徐膺绪和一脸落寞的徐增寿。
此刻徐府之内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徐膺绪的生母孙氏此刻一脸的欢喜,若是一切顺利按照陛下许下的承诺。
朝鲜之事毕后,自己的亲子就要被封为侯了。
届时徐府就要分家,自己也会从妾室,成为侯府上的老夫人,地位直接上升一个台阶。
徐膺绪的妻妾儿女也人人面上带有喜色。
他们日后也要成为侯府的亲眷了,而不是魏国公府上庶子的亲眷。
一旁的徐增寿的妻子儿女则是一脸的绝望。
没有得到封侯的机会也就罢了,怎么连原本的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位也丢了。
眼下还要被贬到琼州当知州。
徐辉祖扫了一眼堂内的众人,随后轻咳一声,顿时众人看向徐辉祖。
“增寿,你老实说,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被陛下发现了。”
“所以陛下才会直接夺了你的军职,把你扔到琼州去?”
徐增寿听后沉默着没有说话,徐辉祖见状猛地一拍桌子。
“还不老实交代!?”
“以陛下的性子,若非你之前有什么恶行,不会轻易动你。”
“一旦对你出手,那必定是掌握了你的恶行!”
“还不快说!?”
“你想要弟妹和侄儿侄女们一辈子待在琼州那等边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