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磕巴地说着。
“再苦一苦百姓!”
“臣愿意献上五十两白银!”之类的话语。
引得黄子澄和齐泰发笑
看到黄子澄和齐泰压住了老臣们反对的声音。
朱允炆也不禁感慨。
就是屎壳郎都有它的用处。
更别说是两个大活人了。
只是朱允炆还没感慨多久。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就暴露了他们的意图。
“陛下,臣愿意担此骂名,为陛下分忧。”
“还请陛下让臣全权负责此事。”
朱允炆冷笑一声,厉声呵斥道:“你们两个是忘了那支狼毫笔吗?”
黄子澄和齐泰当即没了声音,灰溜溜地退到一旁。
朱允炆扫过殿内百官,继续高声宣布自己的诏令。
“捐白银三千两者,赐从七品,衣冠仪仗同正八品,身死而终!”
“捐白银七千两者,赐从六品,衣冠仪仗同正七品,传二世而终!”
“捐白银一万两者,赐从五品,衣冠仪仗同正六品,传三世而终!”
“得此官者,虽无实职,尤可上书言事,列席旁听。”
当朱允炆宣布完自己的诏令后。
原本不平静的大殿内忽然平静了下来。
殿内不少官员也都开始动起来心思。
除去那些世袭的武勋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家子孙能够顺利科举入仕。
就连武勋也都要为子孙袭爵的事情发愁。
更别说那些家中子嗣众多的官员。
心中的算盘早就打的噼啪作响了。
于是原本大殿内的反对声音彻底消失。
甚至是之前喊着要以头击柱,血溅当场的死谏老臣也都不再多言。
谁家还没个玩世不恭的二世祖。
既然不能让他正常入仕,给他买个有名无实的官还不行吗?
忽然间,不知是谁率先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很快大殿内的百官纷纷跪地高呼万岁。
“陛下圣明,大明有救了!”
“燕贼该杀,我等永远拥护陛下!”
这让朱允炆有些呆住了。
我不是要拿捏江淮的富户吗?
怎么还没拿捏着他们,反倒是拿捏了朝中的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