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何处?”
“江东,中原,河北。”
单福对这三处心向往之,若不是来辞行,他恐早已动身。
“为何不去关内?”
三处分别对应孙策,曹操,袁绍,却唯独没有关内的董曜。
“董曜其势如黄河一般,波涛汹涌,倾吞天下。我若去,便只能顺水而下,化为万千洪流中的一股,这,不是我的志向。”
“大势所趋,天时所至,何不顺应?”
司马徽望向单福,眼神中多为不解之色。
董曜科举制度的到来,已经将士族给终结。
即使是他,也对此法极为赞同。
可单福,为何偏偏如此固执,想要入这乱世。
若是因为董卓之事,那大可不必拘泥于此。
董卓当政时期,确实天怒人怨,现在董氏皆有董曜做主。
其百姓,不在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其官员,皆于科举制诞生,没有滥竽充数者。
这,便是盛世来临的前兆。
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历史长河将会给出所有答案。
“先生,请听!”
单福取下背上长剑,右手握于剑柄,随后猛地拔出。
蹭!
长剑被拔出,龙吟之声不绝于耳。
“剑未拔出,又岂能听到龙吟之声?”
单福长剑回鞘,当今天下诸侯死的死,灭的灭。
可也并非是董曜一家独大,曹孙袁,乃至双刘仍然还活着。
此时说什么大势所趋,天时所至。
似乎为之过早了吧?
“唉。”
司马徽望着单福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
大汉天下已经四分五裂,尽快结束割据时代才是。
虽说一人入世不能搅动乱世风云,却未必不能改变当前东南局势。
夜晚时分,又有一人来到学院。
来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有些古怪。
与之前单福一样,司马徽依旧热情招待。
“元直已经离开了,不知士元你又有何打算?”
“哈哈哈,让我猜猜他会去哪,莫非是江东,中原,河北?”
庞统端起茶水一饮而尽,丝毫没有品茶的样子。
“正是。”
司马徽则是端庄了许多,品尝着茶水入口的涩,入喉的甜。
“河北袁绍虽效仿周公之举,然不知何为知人善用,好谋又无决断,元直断然难与此等人共事。”
“孙策新并江东各地,性格轻佻果躁,诛杀各路豪杰,若不改变性格,必遭反噬。”
“元直能投奔者,唯有曹操与孙策。”
庞统面色中带着笑,在烛光下他的脸着实有些不好看。
但司马徽却满脸欣赏之色,他不是以貌取人之人。
在他眼里,才华,远远要高于相貌。
庞统面相虽不好看,却满腹经纶,胜过书院内的那些腐儒千倍,万倍。
“不知孔明最近如何了?”
庞统话锋一转,打听起来诸葛亮。
“诸葛玄去世后他便于隆重隐居,近些时日不曾见过面。”
提起诸葛亮,司马徽脑中逐渐浮现出一身高八尺,容貌甚伟的少年英姿。
虽年轻,其才华却与庞统不相伯仲。
“这小子,算了,我也要离开了,日后不知何时能见到。”
“你欲要去往何处?”
司马徽怔住。
“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