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轻拍郑勋肩膀。
“太傅与子干所交非浅!”
郑勋愣住,但还是摸不着头脑。
“傻徒儿,趁早歇息去吧!切莫延误军情!”
郑勋也只能慢慢告别贾诩,并品味着贾诩那些意味深长的话。
——
“有司隶来的消息吗?”
“有!总阁主!”
“小黄门左丰曾私下与太尉袁隗见面,一个时辰时间,分开时怀中鼓鼓囊囊,面色激动,几日前太尉袁隗府上有一密信传出,送至河东太守董卓!董卓出征时除女婿牛辅以外未带甲级谋士、将领,仅有一新晋疑是乙级谋士郑勋跟随。”
“这不合理啊,这明显是想让董卓上位,可这董卓又为何做这样的安排?从这几年的情报来看,董卓战功卓著,手下谋士武将也是人才辈出,按道理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啊,难道是小视黄巾军?”
“据情报所说,董卓虽勇武,但性格急躁,做这种事也并非不可能!”
“各州的分部建设如何了?”
“禀告总阁主,因此次黄巾起义,于各州的分阁建设更加方便,现今已有三百二十一个分阁,覆盖大汉八成的国土,除司隶以外其他州郡情报获取达九成以上。另鹰隼培训正常进行,年底便可分派各分部,届时就算交州至幽州情报传递也只需三天。”
“各地对听风阁建立态度如何?”
“前几年世族抵触、围剿无果之后,各世族与我阁达成花钱封口的契约后,现今仅是有些许防备,暗中调查。”
“好,通知各暗部一旦暴露,立即转为明部,重新建立,去吧。”
“总阁主,还有一事,有关黄巾军背后资助已有眉目!”
…
——
“元福,以后尔等百余人便是‘勇字营’,你负责统领,由李叔负责训练。”
刘易与刘备分开之后,便带着愿意跟随自己的人前往广宗,一行也接近两千,刘易打算先去前线看看,随便见见那传说中的董卓。
因为停留在三国演义里的印象,他对董卓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不过还是决定去见见。毕竟自他来到汉末传闻中的董卓都是骁勇善战,而且他也见多了与记载中不大一样的历史人物。
“是!大人!”
周仓显得很是激动,最主要的不是能当小领导,而是顿顿能吃饱,还有月钱领,在刘易队伍里,一天至少有两餐,而且刘易也是和他们同吃同住一起训练,并没有什么特殊,这也是让他们更加信服。
因为主将已经不是卢植,刘易也不是特别急着前往,在路上半天训练半天前行,到达广宗城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哪里还有什么大军围城,只有地上的一些还未来得及清理的痕迹,证明了这里有人围过城。
“这什么情况?卢师的部队呢?李叔,抓个黄巾来。”
“是!”
只见李阳翻身下马,悄悄摸向广宗城,不到半个时辰,便抓了一个全身被捆的结结实实的黄巾军,丢到刘易面前。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只是被黄巾抓来打杂的。”
“不必惊慌,我问什么你回答什么!”
“是是是,小的定知无不言!”
“我问你,围城的汉军呢?”
“启禀将军,围城的汉军几日前,不知为何,突然大军开拔,不再围城。”
“什么!该死!这董卓到底想干嘛!那张角呢?”
“天公…不不不,那张角前日领兵追杀去了!”
“可恶!往哪个方向去了?”
“往…那边…”
“李叔传令下去,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