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花红柳绿,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终于褪下了冬绒,换上了春装,连走起路来也轻便许多。
大哥陈天霖一直没有来信,已经两个多月,祖母老太太很是担心两个孙子,又恰逢清明时节,便拉着陈媛媛去庙里上香,次数也越来越多。
不带夸张的,祖母每日数着日子过,度日如年,实在憋的难受,祖母老太太便去问自家儿子边关战况,陈宗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摇了摇头,回道:“边关战事吃紧。”
陈媛媛见祖母如此,也不知如何安慰她,只是变着法的哄老太太高兴。
这一日用完早膳,祖母领着陈媛媛坐上马车出府了,陈媛媛以为又要去庙里,但是见自己和祖母穿着隆重,看着不像便问道:
“祖母,这是要去哪呀?”
“长公主府!”
祖母说长公主一时兴起,举办了一个鉴宝大会,说让每家都带着自己觉得贵重而又稀有的物件去参加评比,陈媛媛觉得很奇怪,目前京都很是低调,长公主为何如此高调的举办活动,祖母也想不出所以然来,说是去了便知道了。
长公主雍容华贵,穿着却很素雅,着一身淡绿色长裙,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流苏,还配着一块上好的淡绿色玉佩,头上只簪了一只碧玉簪,皮肤保养的很好,看着很是年轻,说话的时候语气轻柔:
“近日,闲来无事,便请了各位来坐坐,都说说近来都在做些什么?”
太子妃只笑道忙着东宫琐事,长乐郡主说最近迷上了字画,尚书夫人在给女儿准备嫁衣,认识的还有皇后的嫡幼妹姚蓉蓉说是整日无所事事便在家中绣花,陈媛媛听到的时候怎么都不愿相信。
不认识的那些人答得不是看书就是下棋,要不就是女红,都是些不是很新奇的回答,轮到祖母老太太回答了,祖母敛了笑,对着长公主回道:
“回长公主,两个孙子都上了战场,老身和孙女便经常去庙里祈福:愿将士们能早日凯旋而归。”
这话一说完,有些人低下了头,有些人叹息,还有些人不屑一笑,千姿百态,倒是长公主很是欣慰的样,还安慰起老太太:
“一定会如您所愿。”
喝了一盏茶的功夫,长公主起了话头:“近来本宫得了一个宝物,想叫各位观赏品鉴一下,嬷嬷,把它拿出来。”
只见管事嬷嬷打开了一个锦盒,是一颗祖母绿,颜色绿中带点黄,又似带点蓝,嫩树芽绿,其光四射,远近看之,闪烁变幻,非常的赏心悦目。
在座的无不瞠目结舌,这可是难得的宝石啊!
一个个惊叹的称赞道“美极了”、“没有比这个更贵重的了”、“稀有宝物”、“好运当头”……都在为长公主能得此物而感到高兴和表示祝福。
“让本宫看看你们今日都带了什么?”
一开始大伙们都没有好意思拿出来,比起那祖母绿,自己家的宝物显得不值一提,长公主见大伙们犹豫,就开始点名:
“太子妃,看看你今日拿的是什么?”
“臣妾拿的是一颗夜光石。”太子妃示意宫女展示了自己的珍品,这夜光石是上好的孔雀暖玉,色泽均匀,“这是太子当时给臣妾的聘礼之一,臣妾起夜都靠它来照明,犹如明月般皎洁,很是喜欢。”
陈媛媛心想这夜明珠当灯用确实又实用,又好看,各位官家夫人千金都很是艳羡,觉得太子太子妃感情是真的很好。
“臣妾有一条冰蚕丝,冰蚕长七寸,黑色,有麟角,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茧长尺一,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入火不燎,暑月置座,一室清凉,一直没有舍得裁剪。”右副都御史夫人有些难为情的介绍道。
“确是好料,就是看着不够绣一件长裙,倒是可以做成半裙。”长公主说完看了一眼长乐郡主。
“臣女是一幅山水画,出自唐家真品,是年前陛下赏下的,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长乐郡主对书画有些研究,也确实是真爱。
“这有什么!臣女这个才好呢!”姚蓉蓉嗤之以鼻,对长乐郡主总有些敌意,她打开首饰锦盒,拿出了猫睛,“看好了,臣女这棵猫睛石色泽金绿,晶莹剔透,似真猫眼睛一般,价值不菲呢。”
识货的都能看出此女说的不假,这猫睛都可以和长公主的祖母绿宝石有的一比了。
陈媛媛看长公主眯着眼睛瞧着姚蓉蓉,心里咯噔了一下,突然有些明白长公主用意了。
接下来各位官家夫人小姐展示的宝物顺畅多了,大家都争相展示,有似珊瑚的青琅,有色如玛瑙的游仙枕,有鲛人泣珠,有奇南香……
都是些稀奇的宝贝,当然也有很多相对来说普通些的物件,有祖母的金铜佛像,有上好的文房四宝,有暖玉作的棋子,紫檀的棋盘……
陈媛媛心里想着这是作死啊,让这长公主怎么想?
这皇亲国戚就算了,但有些官家夫人千金的物件还要比那太子妃和郡主拿出来的都要好,这是要告诉别人自家都贪了多少吗?
祖母老太太也是个聪明的,一场演示下来再明白不过了,最后长公主表明了目的:
“本宫虽得了宝物,但是日日寝食难安,想着为皇上分忧,日前边关战事连连,前方战士浴血奋战,而咱们却图着自己享乐,实属不该,今日以本宫为例,将这宝贝捐于国库,用于边关救济,堂下众人也应择善从之,你们觉得呢?”
这话一出,面面相觑,各家脸上好不精彩。
陈媛媛心里都给逗乐了,这鉴宝大会变成了慈善大会,宝物被看了一下就有去无回,把她们心疼的脸色都变了。
只有极个别是真心“捐”出去的,大多数都是被迫上缴,不用想也知道,这些夫人小姐回去少不了挨骂。
“本宫必将禀明圣上,褒奖各位!”
长公主的管事嬷嬷已开始收各家宝物,并登记在册。
祖母和陈媛媛相视一笑,毕竟比起她们的,祖母的金铜佛像和自己的金头钗真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