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咱老朱看,孙武这小子的兵法就是从古代的权谋书中抽取出来胡乱凑在一起的,并没有达到最高明的程度。”
洪武大帝朱元璋喃喃自语道:
“孙武曾说,不能行事仁义的,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咱很赞同。”
“但是,孙子书中关于虚实变诈的部分,则显得比较浅薄了。”
“如果像咱这样的皇帝,比商汤、周武还牛逼的,用兵打仗,不用跟敌人虚实变诈,直接去打也一定能取胜。”
“靠权谋取胜的,不过是一时之胜,不是真正的有德的帝王军队。”
“而且,诡诈之术碰到咱,咱也让他发挥不了任何用途。”
“所以,能够仁义行天下的就能无敌于天下,只依靠权谋之术的必然灭亡。”
“看孙武的兵书跟他的行为,比如攻伐楚国来说却不一致,所以说,孙武的书是别人教给他的,孙武这个人的能力赶不上他书中写的水平!”
“在咱老朱看来,也是一个空谈大话的!”
不料朱标刚好路过,听到了朱元璋的唠叨,于是忍不住吐槽到:“父皇,莫非你是酸孙武?”
“哪个混账在说咱……”
朱元璋刚想骂人,看到来人是朱标,于是光速变脸,笑道:“哦,是标儿啊。”
“标儿,你说的叫什么话,咱老朱能酸他?”
“咱想说的是,咱老朱才能达到孙武书中的境界,而孙武自己却达不到!”
“孙武和咱老朱的成就到底谁大,不再多说吧,咱老朱酸他做甚!”
“还有,咱老朱只是对孙武这个人有些看不顺眼罢了,并非是否定孙子兵法的高明。”
朱标听之,笑了笑,没有说话。
…………
《孙子兵法》的军事意义不由多说。
哪怕是一些不喜欢孙武的人,否认的只是孙武,而不是《孙子兵法》。
那些违背孙子兵法理论的人得到了什么?
比如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明英宗妄动开战端,土木堡之变做俘虏。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中强调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
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