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无疑让燕国上下十分恐惧,所以有了荆轲刺秦这一故事。
秦始皇十九年,发生了华夏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
荆轲失败,秦王嬴政对此事自然十分愤怒。
嬴政心想,自己都还没有找燕国的麻烦,燕国自己就送上门了?
于是嬴政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
在这场战役中,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燕国和代国的联军由燕国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
在此基础上,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值得注意的是,就燕国的残余势力,是由王翦之子王贲率军清除的。
当然,在王翦攻破燕国都城后,燕国的残余势力,已经是不足为患。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燕国的灭亡,自然也可以将功绩算在王翦这位名将上。
在赵国、燕国相继覆灭后,楚国自然成为了秦国一统天下道路上的重要阻碍。
对此,秦始皇二十二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
在领兵灭楚之前,嬴政就灭楚需要多少士兵问过王翦和李信,李信只要二十万士兵,当时王翦就提出非要五十万士兵才能灭楚。
果然,李信二十万士兵出战,后来落得惨败。之后王翦领兵五十万出征大胜。
五霸那个时候打仗更像竞技游戏,是有规则是讲究道义的。
后世呢,一打起仗来就是几年,一动起兵来就是几十万,一杀起人来就是几万几十万,像楚国那么大的地盘那么多的人口即使五十万士兵我还恐怕打不赢,哪能少于这个数!
嬴政服了,答应了王翦,将全国兵力五十万士兵交给了王翦。
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将军李信询问说:“我准备占领楚国,请估计一下要用多少兵力才够?”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
秦王同样拿这个问题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啊!”
于是派遣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王翦也就以有病为理由辞职近回家乡频阳。
后来,李信攻打平舆,蒙恬进攻寝城,大败楚军。
李信又进攻鄢、郢,拿下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