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李靖正好经过此处,于是主动帮他出谋划策。
李瑗听从了李靖的妙计,竟然真的不费吹灰之力,一举就平叛了叛军。
不过,战斗是李靖指挥的,功劳却是李瑗的——李靖的军事生涯处女作,居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仗打完了,李靖又继续赶路。
但李靖此行也太不顺利了。
走了不久,又被萧铣的大军给阻住了前进的路。
而大本营的李渊却误会了,误以为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
此时的李靖,又遇到生死问题。
不过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许绍觉得李靖才华不错,没有照旨意办事,反而上书给也求情,李渊这才作罢,而李靖也才保住了小命。
李靖经历了艰难曲折,终于达到指定位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里,李靖的才能终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赵郡王李孝恭此时正被蛮人冉肇打的满地找牙,好不狼狈。
李靖来的正是时候,他带八百人奇袭敌营,一举将冉肇的几万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最后杀了冉肇,俘敌五千多人。
虽然李孝恭是挂牌司令,首功肯定是他的。
但李靖展露的军事才能也因此得到各方大佬的认可。
当捷报传到京师时,李渊高兴地自吹自擂起来,他对公卿们吹嘘说:“看来我李渊很有眼光,我就知道用有功劳的人,不如用有过错的人!这个李靖不错嘛!没有让我看走眼。”
李渊心情大好,马上就下圣旨表扬了李靖一通,并且亲笔写敕给李靖:“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
意思就是自己不怪他李靖了,让李靖好好效力。
萧铣是隋末雄据在南方的割据势力,他称帝于岳阳,国号为梁。
唐朝想要统一全国,“梁国”是必须要拿下来的。
李靖上书李渊“平萧铣的十策”,李渊一看,这个办法还不错。
就照李靖所说的这么办吧!
于是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
虽然李孝恭仍然是总司令,但李渊知道他的斤两,他怕李孝恭到时候干涉李靖用兵,又特意授予李靖带兵作战的指挥权,“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于是李靖成为实际上的三军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