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这每一个人拉出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王翦,实际扫平六国之人。
王翦随侍秦王嬴政,率大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统一华夏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
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李牧,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
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华夏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廉颇,伐强齐,败矫燕,破魏城。
而白起能力压他们三人,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足以看出白起的份量了。
白起作战没有固定套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不像其他名帅都有一定路数。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做到这点,各种兵法套路层出不穷,这点无人可及。
而且大规模作战千年以来无人能出其右。
那些说白起是靠国力强取胜的都是笑话。
难道一个国家强大,打仗就一定会赢吗?
如果说这是真理。
那为什么王翦后来碰到羸弱的赵国,没能打过李牧呢。
而那个时候的赵国,国力正是最弱的时候。
所以说,白起是纯粹的个人才能出众。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
而不是整天只会那一套打法,翻来覆去都是相同的战术。
具体实践中,在伊阙之战中,白起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