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跸山大战后,高丽举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战后,李世民特意召见当时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
李世民赐他马二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并升其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从那时起,薛仁贵就非常感激李世民。
身为一个皇帝,能亲自召见当时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马不常有。
大唐不缺英勇善战、勇猛无双的将领,但是缺的正是像李世民那样善于发现人才,唯才是举的皇帝。
当薛仁贵看到李世民时,他的心情有多激动?
等于是后世一名为家为国的边疆战士,看到华夏最高领导人的那种激动。
因此从那时起,薛仁贵对于李世民,无比的尊重。
“陛下对于我薛仁贵的知遇之恩,我终生不能忘怀。”
“若是我能猛将榜单,不仅是为我自己争光,更是为陛下争光,为大唐争光。”
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大唐,这是薛仁贵必生的心愿。
大宋。
“盘点十大猛将榜单?”
“不知道我狄青有没有资格?”
“在与西夏作战长达四年,前前后后大小战役一共二十五次,身所受的箭伤不计其数。”
“我狄青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四年的时间里消灭了那么多作乱的部族,焚烧了西夏准备作战的数万石粮食,同时还修建加固了西北地区重要的关口,杀得西夏将士不敢多言。”
“如此勇猛,能不能榜?”
狄青不愧是一代名将。
每次作战时他都会披头散发,戴铜面具,给西夏军队带来了无尽的噩梦。
由于在与西夏军队作战中卓越的表现,狄青得到了当时很多大人物的赏识,像当时的经略使韩琦、范仲淹都非常器重狄青,范仲淹甚至还亲自教狄青学习《左氏春秋》,此举使狄青从一介武夫变成一个文武双全的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