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字,他当然耳熟能详。
不管如何的改朝换代,看来这些人注定会出现在历史上。
“无妨,不管对方如何纵横跋扈,我只一路过去。”
陈昭摆摆手,毫不在意。
待这人下去,陈昭坐在那里沉默了会,然后晃了晃头,吐口气,扬声说道:
“将城内那三个千户的档案拿过来!”
庞青山,赵半河,孟宪辉,这三个人在京城锦衣卫衙门中都有详细的记档,不过来到金陵之后,还要和三大商社这边的相关人员印证补充。
“庞青山是金陵将军长林伯府上的家将出身,当年跟着上一任金陵将军李卫剿匪,立下了战功,还救了如今的李星垣一命,所以被放出去抬举,现在得了这个位置,眼下这庞青山算是金陵城内锦衣卫说话最管用的头目。”
韩孝忠已经不是昔日只会打架的衙内,总结分析的能力很强,这些年来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让他的能力更是加强,来到金陵之后,就是他拿着这三个千户的文档去和眼线们印证补充,然后汇报给陈昭这边。
“赵半河他家世代在锦衣卫做事,最低也没低过总旗,土司闹乱的时候,他父亲和叔叔都去过川蜀战场,他叔叔死在那边,赵半河的父亲丢了一条胳膊,立下了这样的功勋,加上又是世代的军户,所以也得了这个位置,不过这赵半河在城内城外委实没什么势力,据说也就是一些小门小户的生意人给他上供,赵半河自己在城内有个布庄,城外有个菜园子,他平素里在这上面的功夫比在公事上用的多得多。”
陈昭点点头。
这南边的和北边的锦衣卫,几乎没什么变化,都是一个德行。
“孟宪辉是良家子的时候补进来的,这人背后是谁也说不清楚,但以兵卒的身份进来,十年内就到了千户的位置。”
锦衣卫内部的升迁,一个校尉力士,能力再强若没有背景也就是到总旗、百户为止,陈昭是给皇帝贡献了几千万的金银,自古以来几乎没有这样的能臣,才做到了锦衣卫同知。
就这样还有不少人和陈昭对着干。
没想到这个孟宪辉居然能顺风顺水的到了千户的位置,比陈昭做锦衣卫同知还令人稀罕,可是在金陵一带,却没有半点风声。
“文档上是这么写的,来到之后,属下特意详细问过,咱们在本地的眼线也说不清,从这孟宪辉办的案来看,说不清他偏向谁或者不偏向,也看不出他和旁人的关系。”
韩孝忠平静的说完,陈昭伸手拍了拍桌子,开口说道:
“看来三大商社的布局时间太短,人手不足,这样的一个人物都不能调查清楚。我只是觉得,常州李家势力那么大,手伸的那么长,金陵这三个千户分辖江南各处,总不会没他们的人。”
韩孝忠点点头,迟疑了下进言说道:
“大人,三大商社毕竟以做生意为主,就算有人负责盯梢侦缉,短短时间要查出什么来,实在是不容易,只能以后加强力量,不过也怕耽误了事情。”
陈昭摆摆手,淡然开口说道:
“没什么耽误的,早晚差不了许多,施世纶那边的帖子下过去了吗?”
“下午就已经将帖子递过去了,施大人说明曰上午在衙门迎候大人。”
且不说一个金陵参政道已经是从事从三品的高官,施世纶这个名字足以名震天下。
不说他的年纪资历,也不说从奴婢到高官的故事,单单这么多年他为民做主的经历,被称作“大周海刚峰”的名头,可以说百年第一人,百姓当中的青天大老爷。
这样的人物,陈昭理应登门拜见。
……
“施大人。”
“陈爵爷莫非觉得下官不像?”
肯定不像啊!
施世纶乃是天下名人,有着各种各样的传闻,但统一的传闻却是他很丑,也不温柔。
可是陈昭见到的老人,虽然消瘦,却是清雅不凡,面色带笑,俨然神仙中人。
想想也是,施琅虽然被贬入奴籍,但当年也是拼了一身富贵,施世纶小时候也没受过苦,后来脱颖而出,更是吃饱喝足,常有保养之策,长久以往,更是出类拔萃。
这施世纶本身是聪明绝顶之人,知道要和贪官污吏斗,就得比他们更健康,更会保养自己才行。
因此他一向注重身体健康,是以六十多岁依旧风度翩翩,据说秦淮河的不少姑娘都心中钦慕。
陈昭一度以为是有人冒充施世纶呢。
不过陈昭确定他是施世纶,是因为施世纶的眼神,这样的眼神,陈昭只在一种人眼中见过,那就是军中最坚强最视死如归的战士的眼神。
有那么一瞬间,陈昭回忆起自己当兵时期,参加抗洪抢险时候那种不要命的精神头。
“不瞒施大人,我还真的觉得你不像。”
双方对视而笑,气氛却轻松了许多,落座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