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可能印像不深。
汽车生产使用的板材,基本是少数几个国家垄断的,国内一直到15年才有所突破,16年开始才进入大面积生产,但仍然没有实现国产化。
在15年以前,也就是申城钢厂有一点产量,但是不能算。
申城钢厂是一个一无矿山二无基础三无技术人员的三无企业,是悬空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和技术,包括矿石都来自脚盆。
把它看成是一家脚盆企业更合适……人家控股七十几以。
后来陆续可以生产汽车钢的企业,江城钢厂,攀钢等等,都是在被脚盆控股以后的事儿。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的钢铁企业有一个整合期,排名变化很大,有崛起有低落。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脚盆资本入驻的过程,通盘合资化。
不同意脚盆资本进驻的都下去了,像钢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可是原来的全国四大钢之首。
欢欣鼓舞迎接脚盆资本的企业都翻了身,像钢都的百年小弟安钢,还有申城钢厂,京钢等等。
通过关闭宣传,关闭资源,关闭政策,行政降级,加重税收,减缓资金等等一系列的神操作,把这些不能服从领导的刺头全方位的压制了下去。
这种事儿在那十年里相当正常,可以说屡见不鲜。从日化到电池再到食品和钢铁企业。
板材厂的厂部就在路边,顺着公路一字排开,厂部,车队,食堂,大车库,宾馆,宿舍。同样用带状公园串连着。
厂部的大楼被张彦明恶搞了一下,把选厂的办公楼整体复制了过来,包括后院。是栋四层的工字楼。
几个人下车楼,厚重的棉门帘把里外分成了两个世界,外面寒风刺骨,里面温暖如春。
厂长办公室在三楼左侧,这个图纸还是张彦明亲手画的,所以相当熟悉,直接就楼走了过去。
敲了敲门,张彦明推开厂长办公室的房门,老赵头的‘请进’同时传了过来。
“赵厂长。”
“哎哟,哎哟哎哟哎哟,”老赵头看到张彦明愣了一下,然后堆着笑脸绕过办公桌迎过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