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周恕已经过了读书最好的年纪,现在朕再赏赐他书籍,会不会晚了?”
元封帝忽然开口道。
站在他旁边的是周恕曾经见过的那个赵公公,赵公公恭敬地道,“如果他真的有天分,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朕倒是没什么期望。”
元封帝摇摇头,“朕只是觉得,他只读了一年私塾,便能做出这等好诗,如果再多读一些书,岂不是能做出更好的诗词?”
元封帝眼睛有些发亮,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好人一般的元封帝,其实还是个文艺中年,颇为喜好诗词歌赋。
只不过,他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太沉溺于自己的喜好罢了。
当然,他只是单纯的喜好,至于说天赋
只能说也就那样。
反正这么多年了,他做出来的诗词,还比不上周恕这一手秋水雁翎刀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元封帝朗声念诵道,字好,诗更好!
可惜了,要是大军出征之前,周恕便做出了这首诗,那该多好。
元封帝甚至想象到,大军出征之前,他亲手给大将军蒙白配上秋水雁翎刀,然后说一句,“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士解战袍。”
那场面,简直不要太舒服了好吧。
赵公公服侍了元封帝几十年,多少也知道这位陛下的一些喜好,开口道,“大将军凯旋之日,陛下再赏赐秋水雁翎刀,也是不错的。”
“你不懂。”
元封帝有些惋惜地摇摇头,“这是一首出征诗,大军凯旋的时候再念,多少有些违和。”
“那就让周主事再做一首?”
赵公公道。
元封帝眼睛一亮,旋即摇摇头,“好诗,哪是说做就能做出来的。不提这些了,把今天的奏折拿来吧。”
话分两头,几家欢喜几家愁。
虽然皇帝的赏赐没有让周恕发财,这有些小郁闷,不过周恕很快便把这些抛之脑后了,对他的心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另外一个人,心情可就不太好了。
“姓周的小子又研制出一件新式兵器?”
朱府,朱传峰一脸惊讶地道,“那小子,真是一个铸兵天才?”
“货真价实!”
朱传志沉声道,“虽然铸兵司封锁了消息,但我已经找肖不凡确认过了,他确实在铸造制式兵器上,输给了周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