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佳玉再怎么说也是大城市来的,虽然在农村扎根了二十多年,但是接受事物的能力要比高启盛强得多。
“妈,这只是广告,宣传而已。你想小龙虾都这么辣,但是你们还喜欢继续吃,拿癞蛤蟆更加辣,你吃一只都困难,怎么吃五只?”高明认真的解释道。
看见舒佳玉听的也很认真,甚至还点了点头,他才继续说道:“那么五只肯定是有时间限定的,总不能一天你吃我只我就给你钱对不对,就按照三分钟来算,正常三分钟肯定是能吃下去的,但是狠辣,特别辣,变态辣呢?”
“当一个人过来尝尝,然后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如果一天有一百个人只是花最少的钱,去尝试都不通过,他们还是要付钱的。”
舒佳玉算是听明白了,缓缓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你准备买多少钱一只呢?”
“额”高明这就有些难住了,还真没思考过:“如果我一毛钱收来的癞蛤蟆,加上调料什么的,我卖五毛钱,贵吗?”
1988年的人均月薪都在150左右,一年都有一千七八的样子。
五毛钱一只癞蛤蟆听着好像是不怎么贵,但是舒佳玉却问出了灵魂:“小明,你要知道上班的人有多少,闲下来的人又有多少,能花得起五毛钱的人,又有多少。”
三个灵魂问题,让高明陷入了沉思。或许这种生意模式,适合千禧年之后,就算小孩子都有钱去消费。
但是1988年,消费的人群真的特别少。
要么就是家里特别有钱的,一万个里面出两只手的数。要么就是选择上班的双职工家庭,他们是有能力出来消费的。
似乎别的人都没什么消费能力。
就好像高聪去读书,几乎是没有零花钱的,就算看中什么,他都要忍住。
“妈,我知道了。我就跟村里人说,一毛钱一斤收癞蛤蟆,到时候我出去可以卖两毛或者三毛一只。”高明像是斗败的公鸡一般。
高明带着高晓彤出去闯荡的时候打了足足三四年的工,才积累了第一笔做生意的钱。
那个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了,加上在杭城这种大城市,消费能力能够跟得上。
要是在小县城,消费能力还是有限制。
就几个工厂加起来还没有一万人,而且这一万人还有一大半是没有消费能力的,需要养家糊口。
“一毛钱一斤收癞蛤蟆?”舒佳玉嘴角抽了抽,指着高明的额头道:“你心可够黑的,一只癞蛤蟆二两左右,一毛钱你收人家五只?然后卖两三毛?村民要是知道,不把你皮给拔了啊。”
“小明,我知道你聪明,现在能做生意了。但是村民是村民,不是外面的人,你不能这么赚人家的钱知道吗?妈给你做主,五毛钱一斤,也就是你说的一毛钱一只,然后你拿出去卖就卖三毛,我们可以赚的少点,多跑几趟对不对?”
高明这个上辈子的上市公司大老板,没想到被自己母亲给教育了怎么做生意。
不过确实高明没有想到这个年代的一些物价问题。
小龙虾哪怕成本再高也是劳动成本,调料并不是很高。按照十块钱的调料,做出来几百斤的小龙虾绝对不是问题。
“行,妈,我听你的。”高明慎重点头,瞬间反应过来,问道:“妈,你是同意我在村里收癞蛤蟆了?”
舒佳玉有些好笑的看着自己儿子,长叹一声:“那你要问小钰,你和她是夫妻,小钰同意我就同意。”
“好好好,我这就去问,这就去问。”高明高兴的放下了手里的剪刀,飞奔去了厨房。
此时的孟钰刚洗好碗,看见高明这么风风火火的样子,有些奇怪:“你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没,没。”高明看着孟钰,真诚的问道:“老婆,我想让村里的人给我去抓癞蛤蟆,然后我们收,五毛钱一斤,你看可以吗?”
“癞蛤蟆?”
孟钰视乎想到了什么恶心的东西,表情皱巴到了一起:“你确定要收癞蛤蟆?”
“确定,能赚钱,很多很多的钱。”
“赚钱?”
听见赚钱,孟钰点头支持:“可以,只是我们家没钱了。”
高明闻言,眼神看向了另外一桶的小龙虾,指着说道:“这些卖了不就有钱了?而且我现在身上还有六七十块钱,足够收癞蛤蟆了。”
“真的能赚钱?”
孟钰还是有些不确定,听说高明有六七十块钱,她还是很惊讶的。
之前还借给陈书婷三百,现在还有六七十,足够他们一大家子六口人吃两个月的了。
现在要是拿去收癞蛤蟆,万一不赚钱,那不是顿顿要吃癞蛤蟆。
“能,我说能就能。老婆,只要你同意,我现在就去告诉他们,我们收癞蛤蟆。”
“我我同意。”孟钰有些讷讷的没有反应过来。
感觉好像哪里有些不对,高明做什么时候为什么要问她同不同意,就像是太阳升错了方向一样。
高明听见孟钰同意,重重的在她嘴上亲了一下:“谢谢老婆,放心吧,我一定带你过好日子。”
“咦,那个哥,我没看见,你们继续。”高聪刚好走进厨房,手里还提拎着两大袋的东西。
见到这个场景,连忙把东西放下,撒腿就跑。
整的孟钰脸都骚红,都想找地缝钻了。不知道高明这次回来到底怎么了,之前还是非打即骂,凶巴巴的。怎么现在动不动就要动嘴,还还带她去游泳。
高明也没有管高聪,只是重重的抱了一下孟钰,随即松开去把调料都拿拿了起来,放在旁边。
这些都是待会儿要用的。
孟钰见到这么多的红辣椒,还有花椒之类的东西,瞪大了眼:“这这得花多少钱啊。”
“没花多少钱,我们以后就要靠这些来赚钱,老婆放心吧,我们好日子马上就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