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在场包括梁振国在内所有人神情都充满疑惑和不解,有些吃不准之前对无人机材料的判断。
要知道,现在一些高分子材料在外观上已经和金属材料做得别无二致,很难通过肉眼表象去分辨。
老黄眼疾手快,“振国,我的手比你的准,你让我掂一掂重量。”
闻言,其余众人也跟着点头附和,因为若要做出更多判断,就需要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
“对,老黄常年和材料打交道,手准!”
“让他掂一掂,我们心里也有数。”
“毕竟,手机这个参照物太笼统。”
梁振国点点头,“给,小心点!”
“放心。”
在一众紧盯的目光中,老黄从梁振国手中接过无人机,然入手一瞬间,他脸上表情竟比当时梁振国的都还要精彩。
——不加掩饰的惊疑中带着浓浓的惊讶!
——后又骤变成难以置信!
“这……”
老黄手心见汗,“好像还真不比手机重多少。”
“……”梁振国汗颜,“你这不废话嘛!”
现场其他人急了,纷纷催促。
“别磨叽!”
“说话!”
“到底多重?”
老黄深吸一口气,将无人机郑重的放置到茶几上,接着擦了擦手心中的汗渍,一脸正色。
“不超过700g!”
“当真!?”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类似无人机这种相对高精尖科研领域,质量代表很多量化指标。
——对标材料!
——对标工艺!
——对标技术!
为什么芯片被誉为人类现代制造工艺“皇冠上的明珠”,无数科研人员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如何将其做得更小?
正是因为体积更小,质量更小,功耗更小,它代表的科技水平就更高!
放在这台无人机上面,是同样的底层逻辑规律。
重达2000g的无人机,各项技术指标若是比作90分。
那在飞行高度、速度、飞控响应等变量数据恒定的情况,质量只有700g的无人机,各项技术指标就至少是900分。
两者之间,完全就不是一个同等量级。
就如同20nm芯片和7nm芯片的差距,中间差的不仅仅是13nm这个简单数值,而是差的其中至少10年的技术代差!
“那材料呢?”
“究竟是何种材料?”
“金属非金属?”
“还是某种类金属的高分子材料?”
场面有些失控,众人你一言我一嘴地问着最关心的问题。
老黄却不敢妄下定论,将无人机拿起在手心细细磨砂,眉头时而深皱,时而松懈。
翻来覆去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