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五月中,最早种下去的玉米可以掰了,李家村不少人家里都种了,种的时候下的肥挺足,玉米长得挺大个。家家户户掰玉米吃的日子,空气里面流淌着嫩玉米香甜的味道。
李小薇家种了不少。何秀芳掰了十个玉米回来,剥去外壳,蒸熟后每人分了两根吃起来。
家里的粮食没有多少了,有玉米可以吃 ,何秀芳不用担心家人会饿肚子,虽然有些不习惯把玉米当饭吃,但有得吃,不用饿肚子就不错了,不会挑三拣四。
成熟的玉米掰了,砍掉玉米杆,翻地种番薯。玉米也不是一下子都掰的,有些还嫩,还要再等等。
“娘,我们拿一点玉米去镇上,看有没有人买吧。”李小薇对何秀芳说。
“行,那你们拿去卖,卖出去多少是多少,我们种了这么多,吃不完。”何秀芳说。
李家村有四户人家约了一起去卖玉米。李二妹家,李大丫家,李小薇家还有李村长家,这几家都是种得多一些的。
宽叔、李大娃、唐明,还有李大丫各自的筐里装了要卖的玉米,挑在肩上,天不亮就从李家村出发 。一起去的还有李小薇。李小薇去镇上看看情况,顺便去谢家大宅卖鸡蛋。
他们几家的玉米摆放在一起,挺惹眼的。
“这么早就有玉米卖了,怎么卖呀?”不少人询问。
现在粮食的价格还没有回到正常价,多数人手里也没有钱。李小薇她们在路上的时候商量出来的价格是一文钱两根玉米,这个价格相对于大米的价格来说是便宜的了。
围观的人听到这个价钱,手上有几文钱的都觉得不贵,挺划算。
“那给我来四根吧。”一个大婶最先开口。她蹲下来挑玉米,反复比较后挑走了她最满意的四根 。
唐明他们在摆摊,李小薇跟他们说了她到处走走,找到机会把一篮子鸡蛋拿出来,走到谢家大宅子后院墙外面,纠结一会,还是敲门。
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人。
“婶子,我找谢大林大叔,我是来卖鸡蛋的。”
妇人挺和善的,侧身让李小薇进来。
“姑娘,你先进来,我去喊人。”说着关上门她就去找人了。
不一会,谢大林和妇人一起回来。
这一次李小薇的鸡蛋也是三十只。谢大林照旧给了她六十文。
“李姑娘,你今天只有鸡蛋没有拿别的东西来卖?”谢大林问。
“还有一些嫩玉米,香香甜甜的,谢大叔你们要不要买一些?”
“听起来挺好吃的,我们这里加上主家总共八人,庄子上做事的有十个人,每人两根,那要三十六根玉米就行了。”谢管事让李小薇送过来。问清楚了价格,给了李小薇十八文钱。
李小薇回到摊子那边,从自家筐子里挑了三十六根大的玉米,又多拿了两根,去谢宅后院交到谢大林管事手里,唐明跟着去。
唐明一下子就认出谢管事,他们以前来做工的时候,就是谢管事给他们发的钱。唐明打了一声招呼。
“谢管事。”
谢大林看过来,这个后生仔有些眼熟。
“你是在我们老爷的庄子上做过活吧?”
唐明忙说是。
“真是挺有缘的,除了来干过活,我似乎还从你们手上买过几次东西。”
“是的,谢谢谢管事的照顾。”唐明道。
然后李小薇和唐明再次谢过谢管事就离开谢宅回到摆摊的地方。
李小薇家的玉米卖得差不多了 。
其他几个人都挺羡慕的,不过也没有人怪李小薇。
由于他们的玉米不贵,陆续有人来买,又卖了一个时辰,所有人的玉米都没有多少了,最后一些被挑剩的就半买半送都卖出去了。
大家收好摊准备回去,不打算买东西,不舍得花钱。
谢大林一路找了过来。
看到宽叔李大娃他们。
“你们两个也挺面熟 ,我们老爷要请几个人去庄子上帮忙锄草,还是以前的价钱,一天八文钱,包吃两顿,趁现在天晴,总共干五天,你们愿不愿意来?”
李大娃宽叔和唐明三个对视一眼,三个都点头。
“我们愿意去干活,谢谢谢管事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呢?”宽叔说问。
“就明天开始吧,你们明天带好铺盖早点来。”谢管事说。
李大丫很着急。看着谢管事要走了,鼓起勇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