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说什么?造反?”
顾明棣和元康皇帝两人好不容易才顺过气来,都是瞪大眼睛,结结巴巴道。
顾墨喻面色微变,朝着他们两人压了压手,有些恨铁不成钢批评道:“我说两位,你们能不能小点声,这是造反,又不是吃饭,生怕别人听不到?万一被人听到,这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你们这也太不专业了吧?”
顾明棣和元康皇帝两人相视一眼,嘴角狠狠扯了几下。
难道我们长着一张造反的脸吗?
她从哪儿看出我们想造反了?
再说了,就算我们想造反,造谁的反?
见两人不说话,顾墨喻以为他们被自己霸气四射的言论震惊住了,脸上洋溢着一抹灿烂的笑容,把和便宜老爹“眉来眼去”的元康皇帝推到一旁,大摇大摆坐在椅子上,两条腿扔到书桌上,漫不经心挑了挑眉:“你是秀才吗?”
“我,你在和我说话?”
元康皇帝指着自己的鼻子,好奇的问道。
“废话,不是问你还是问谁?我爹爹是状元出身,还用问吗?”
顾墨喻狠狠给了他一记眼神杀,很不屑道,“在我们大燕国,只要考上举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恩典,绝对吃喝不愁,可是看你这身打扮,恐怕这些年过得不是很如意吧?莫不是连秀才都没考上?”
“这个,我的确不是秀才!”
元康皇帝很老实的回答道。
不是他不想考,而是没人敢让他参加乡试!
“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你连秀才都不是,就敢鼓动我老爹造反,真不知道是我老爹脑袋进水,还是你天生反骨!”
顾墨喻站起身,几步走到元康皇帝面前,一把把他提溜起来,唾沫星子喷了他一脸:
“我看你就是吃饱了撑的,你想死,就赶紧找一棵歪脖子树挂上去,别祸害我们顾家。你知道造反需要几个因素吗?你知道天时地利人和吗?你知道舆论声势吗?你知道排兵布阵吗?你说你连个酸秀才都不是,造哪门子的反?”
顾明棣两个小眼睛瞪得溜圆,正准备向前拉开宝贝女儿,却不想元康皇帝偷偷朝着他做了一个无妨的手势,然后一脸微笑,心平气和的问道:“哦?看来顾小姐对造反很有心得,不知你能否为在下指点一下呢?”
“切,看在你虚心求教的份上,我就简单说两句!”
顾墨喻见他没在自己面前装逼,而且态度谦和,也不好意思继续喷他。
她松开“狗头军师”,又重新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指指自己的茶盏:“喏,倒茶!”
元康皇帝脸上依旧保持温和的笑容,没有丝毫生气,主动倒了一杯茶,还双手递给她:“顾小姐,请!”
顾墨喻接过茶盏,抿了一口,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第一,天时,如果大燕国连续几年地震、洪水、蝗灾、或者干旱,这么一来,普通老百姓都会忍饥挨饿,怨声载道,这个时候造反,成功几率将会大幅度提升,可是大燕国这几年暂时看来还算天下太平,偶尔有一些自然灾害,也都是小范围,并不会影响大局!”
“第二,地理,如果地方军阀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这会影响当今皇上的声望,这个时候造反,成功几率也会有提升,可是大燕国实施的是军政分离,军方不管理地方,地方不管理军方,而且京城的南北大营、禁军和御马监,大部分军队都控制在皇上手里,就算地方有人想捣乱,也是自寻死路,根本蹦跶不了几天!”
“第三,人和,如果我爹爹的声望能超过皇上,或许能谋朝篡位,但是我爹爹的名声是毁誉参半,做了一些实事,却也落下一些贪污的坏名声,而且又只是一个户部侍郎,官职不大不小,想让我爹爹超过皇上,很难!”
她以前看过一些历史剧,对于这些东西倒是说出个一二三四。
顾明棣和元康皇帝两人心脏狠狠抽了一下,瞬间震惊住了。
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每天就知道惹是生非的宝贝女儿吗?
“怎么了?难道我说错了?”
顾墨喻一脸挑衅的看着他们,反问道。
“还有没有了?”
元康皇帝刚才只是想和她开个玩笑,现在神色倒是凝重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