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洲这边的事情处理好,我便和李雨晴坐上了去津门的动车。
从西洲到津门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如果是开车的话,大概要十二三个小时。
这段时间,我也在考虑要不要去学个驾照。
毕竟等茶楼和商业街的事情处理好,搞一辆车,以后自己出门也方便一些。
就像这一次去南诏一样,如果我会开车,那我就不用麻烦乔嘉月。
动车上,李雨晴把他爷爷的情况详细和我说了一遍。
他爷爷名叫李洪然,以前是津门一个学校的校长,后来退休后就一直待在家里搞收藏。
李雨晴的爸妈已经离婚了,她爸经常在外面跑,她妈妈也不在津门。
可以说,她算是跟着她爷爷长大的,和爷爷的感情比较深。
李洪然退休之后除了照看李雨晴之外,平日里就到处搞些古董,早些年的时候倒腾古玩让他赚了一点钱,后来就沉迷不可自拔。
他是一个“杂家”,就是什么东西都玩,瓷器、青铜、字画只要是古董,他基本上都涉猎。
类似他这种情况的人,古玩圈里一抓一大把。
这类人都有一个特点,对任何东西都不是很精通,容易被打眼,但也容易搞得到好东西。
说白了,厉害一些的“杂家”,基本上都是有着运气成分在里面。
古玩行当里,很多大藏家,基本上都只会涉猎一两类,不会说是什么都玩。
先不说资金跟不跟得上,就鉴定就是一个大问题。
放眼整个古玩行当,有几个人能各类都鉴定不出差错?
就拿我白姨来说,她虽然很多东西都能鉴定,但是最精通的还是玉石。
在玉石类古董中,她能做到十拿九稳。
至于别的类型,她也不敢说是能够不被打眼。
我却不同,也不是我吹嘘,而是我拥有的这个通宝之体,让我要比别人有一些优势。
通过异于常人的感知能力,我能察觉到一些别人察觉不到的东西。
鉴宝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一个字“细”。
真假就藏在那些微小的细节之中,只要你能察觉到那些细节,那辨别真假也就不难。
可一般人想要掌握那些细节,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
我现在靠着通宝之体,对任何东西都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如果一些比较复杂的古董,换句话来说,我没见过,不认识的古董,我想要鉴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现在我上学期间,平日里没事就会跑博物馆和图书馆,为的就是增加自己在古玩鉴赏上的阅历。
看得多了,懂得多了,那很多东西就能心中有数。
再说回李雨晴的爷爷李洪然,这老爷子这几年玩古董有些走火入魔,经常变卖家产四处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