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大臣和百姓的恭送声中,朱棣终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征。
送徐皇后会去后,郑义就被招到了太子府。
进殿郑义就看到了成山的奏章。
朱高炽向他招招手,然后拿出一本来,扔给了他。
“这里面全都是参你和娘娘的奏章。”
“这事儿,是你引起的,你来办好。”
“不能让我娘伤心。”
郑义随便看了几眼,倒是不怎么在意。
“殿下准备怎么办?”
我踏马问你那,你问我?
他不是他父皇,武威强盛,可以压着,他这种新嫩,明天早朝这群人一定会逼他。
“明天早朝,我准备放你………”
“不是,是让你参加。”
“这些事儿,你给我解决了,最好能够怼死他们。”
郑义摇摇头,觉得不妥。
“殿下,不知道你听没有听过,新官上任三把火。”
朱高炽一瞪眼。
“你什么意思,你想携私报复?”
郑义再次摇摇头。
“殿下,你是不是忘了,勾结外寇刺杀大明爵爷的事情。”
朱高炽愣住了,这事儿不是过去了吗?
郑义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殿下是在担心汉王?”
朱高炽没有出声算是默认了。
“这好办,我们不以勾结外寇的名义来办,而用贪污受贿,构陷大臣的名义来办。”
罪名一出朱高炽就知道郑义说的是谁了,立马生气道。
“你还说不是徇私报复。”
“你不知道父皇为什么留着他们吗?”
知道啊,当然知道,因为好用呗,这两个人听话呗,皇帝也需要培植自己的口舌。
郑义却是不以为意。
“当然知道,但是,殿下,你可以有更好的人选。”
“选一个终于国事的能臣做自己的口舌,远比这些佞臣要好的多。”
“佞臣做事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能臣做事,事半功倍。”
“比如杨溥,比如杨士奇,比如杨荣。”
朱高炽闻言好奇道。
“这杨荣你也知道?”
当然了,大名鼎鼎的三杨,怎么可能不知道。
“素闻其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