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北纵正在研发的集成量子芯片集成有大量的量子计算逻辑单元。
它可以突破传统计算机的算力极限,在诸如量子模拟,量子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之前跟刘教授讨论的时候,刘教授就明确地提出,量子芯片现在最大的难点在于量子比特纠缠中关于信息丢失的问题。
这个问题陈北纵这两天做过详细的推导,现在确定的问题是,随着量子比特数目的增加,之后操纵带来的噪声、串扰和错误也随之增加。
这一系列问题才是引发信息丢失的根本原因。
这里涉及到一个量子芯片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于量子逻辑门保真度的问题。
之前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将重点放在了量子参量放大器上,它的诞生大大提高了系统对量子芯片信息的读取效率。
然而,这个量子参量放大器却无法做到完美,他的最高单量子逻辑门保真度只有9994。
无法达到100也就代表着量子芯片无法达到人们对他寄予的厚望!
陈北纵现在要做的就是突破极限,研制更先进,性能更稳定的量子行波参量放大器,结合前面室温超导带来的蝴蝶效用。
量子参量放大器外面的立体封装技术几乎可以说是自动跨越了好几代。
室温超导材料做成的新量子电路本身就避免了发热带来的各种噪声还有串扰,再加上全新一代的全封闭量子芯片封装技术。
陈北纵已经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曙光。
锁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开始模拟行波参量放大器的运行环境以及100状态下,它能承载的最大量子比特数目。。。
这是一个耗费大量精力的精细活,陈北纵必须保持大脑100的“高速运转”。。。
正当他渐入佳境的时候,运输机传来前方驾驶舱的信息,还有5分钟就要降落了。
陈北纵睁开眼,他看了看时间,运输机已经飞行了2小时了。。。
“幽灵”无人机自运输机上卸下来后要吊装到一辆特种卡车上,然后经由它转运至50公里外的风洞测试基地。
胖子跟薛城指挥着吊车进行吊装,陈北纵则跟来自基地的负责人开始交接工作。
亮明自己的身份还有陆老给他的那份协调文件后,来自风洞基地的郭总工马上握住了陈北纵的手。
“你就是传说中的陈北纵?我终于见到活的领航人了。。。”
“。。。。。。”
陈北纵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领航人”这个称呼了,陆老并没有跟他讲太多关于领航人的事,他看了看四周,其他人都在忙着吊装无人机。
并没有人关注他跟郭总工。
“郭总工,你是,,,第三个当着我面说领航人这个词的人,我能问一下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吗?”
“领航人是一个身份!它是智慧与知识的集大成者!按照我们跟,,,按照那份协议,领航人可以号令整个大夏的科技工作者,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陈北纵,如果你现在的身份是准领航人!来岭南就不是我来迎接了,恐怕整个岭南有头有脸的科技大佬都得在这规规矩矩地站着!”
“哦。。。完了?有没有具体方面的便宜之事?”
陈北纵意犹未尽,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愿意“交心交肺”的总工,他得尽可能多地挖掘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