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津城都是从这里进货,质量你放心。”
“要一千辆的话,价格能到多少?”
陈天浩问道。
“一千辆?!不包运费不包锁,95一辆。”
大妈略微沉思了片刻道。
“90行吗?”
“卖不着。”
陈天浩砍价无果后,将样本放在堆积的零件上,说道:
“我看看再说吧。”
说完,便转身离开。
大妈既没有挽留也没有欢送,又开始埋头组装自行车。
陈天浩又转悠了几家组装自行车的作坊,不是报价太高就是质量太次,掂量来掂量去,还是第一家最合适。
不过,他没有直接回去,而是沿着街道四处闲逛,时而打听打听车子价格,时而与一些闲人聊聊天儿。
这种“闲逛”,是前世陈天浩常用的一种信息收集方式。
通过“闲逛”,他发现王庆沱镇的自行车制造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足不出镇就能买到所有的自行车配件,一个扳手一个改锥就能组装自行车。
晚上,他找了一家宾馆住了下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陈天浩又步行来到大妈家。
“老板,包运费包锁,运到齐州省泉城市,可以吗?”
“小伙子,实话跟你说,你要是到京城,这个价我就能做主,但是泉城,我得问问。”
说完,大妈拿出手机给打了个电话,咨询了运费的情况。
“我问了下我儿子,他说泉城路远,一辆还要加一块钱的运费。包运费包锁96一辆。”
“嗯,我昨天看样本上有那种小轮子的女士车,那种多少钱?”
“那种60块钱就能给你,但是骑不住,这种车子一般都用来当促销赠品,质量不行。”
大妈停下手里的活儿,指着自己正在组装的车,说道,
“小伙子,你如果是批发回去卖,你就批这一种,性价比最好,保你骑两年。”
“只保两年吗?”陈天浩质疑道。
“哎呦,小伙子,一分钱一分货不是,一百出头的车子你还能想骑几年。说句实在话,车子没骑坏,就被偷了。”
“这种车子,市场售价多少?”
“京城那边一般售价在150。”
“大妈,我看你也是实在人。我呢,想长期从事自行车生意,我先定你1000辆车,你先给我供200辆,如果质量可靠,再分四次供余下的800辆。”
“你放心就好,大妈干了七八年自行车了,靠的都是回头客。”
“你们有合同吗?”
“有,我去给你拿。”
说完,大妈回屋取了合同。
签合同的时候,大妈说:“
小伙子,不瞒你说,我一辆自行车就赚10块钱。”
“10块钱?!”陈天浩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嗯,我们几乎没有成本,所有的配件都能从镇上买到,配件拿回来,我们全家四口齐上阵,一天可以组装100辆车,如果都能卖出去,一天就是1000块钱。”
“原来如此!”
“我们不用租厂房,不雇人,全部是自己动手,这个成本就降下来了。另外,我儿子自己有个货车,订单不多的时候,就自己去送货,运费又降下来一块儿。”
“你们这生意经念得不错哇!”
“相同的车,我们100块就能干得着,那些大厂里至少得120块。”
陈天浩听完,突然想起了前世的一部小说,故事讲述一个农村如何发展成产业小镇的历程,王庆沱的发展与书里写得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