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寒正襟危坐,目光平静的看着每一个到来的人,心里盘算着什么。
他以自己的年龄为分界线,将入场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个简单的筛选。
年轻人的比例已经从五十年代初期的不足一成,提高到了三成左右。
陌生面孔的数量增加,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五十年代的华夏科工发展,基本是靠着归国人才撑起来的。
而以后华夏科工发展的重担,则是在本土教育出的青年人才身上。
“叶院长好,好久不见。”
一个青年科研者穿着崭新的中山装,快步走到叶知寒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
叶知寒认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曾经在前往612所的火车上,他们曾相对而坐。
曾经那个腼腆的少年,如今依旧腼腆。
只是这多年的历练之后,他也已经从一个半路转专业投身核聚变研究的手足无措的新人,变成了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的中流砥柱。
叶知寒不止一次听月林他们提起到他了。
“好久不见,于勄同志。”
年轻人憨厚的笑道:“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不止是没有辜负,”叶知寒笑道:“是我低估了你的天赋。”
在火车上的动员一批科研人员转头突破核聚变项目,这个初衷叶知寒也还记得。
当初的原因是因为丑国和沙苏的氢弹爆炸成功,给华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氢弹项目属于被迫紧急上马的项目。
但碍于原子弹的研发尚未完成,所以,当时的叶知寒并没有把氢弹研究放在首位。。
也就是说,在叶知寒看来,裂变弹是聚变弹的前置条件。
如果原子弹没有成功,那氢弹就绝对不可能成功。
所以,当初的动员,从某种程度也只是为以后才可能进行的氢弹研究做好人才储备。
当时所有的算力、人力全部集中在核裂变实验室,
至于聚变研究所,几乎是被整个中科院和军工五院所忽视掉的存在。
可让叶知寒没想到的是。
在以于勄为首的氢弹项目科研工作者们,硬是在简陋、贫瘠的条件下,绕过裂变的环节,抢先一步完成了氢弹架构设计。
更让叶知寒没想到的是,
于勄拿出来的是一个区别于丑国、沙苏的一个全新且更高效的氢弹构架。
一个真真正正的属于华夏的氢弹结构。
如果说这个世界的天才有等级划分,那于勄应属于第一等。
于勄落座后,几个年轻的科研新秀也陆续和叶知寒打过招呼。
到上午九点半前后。
参会的人员陆续到齐。
所有人简单的整理过自己的文件和准备的项目之后,十点的钟声响起,会议便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