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子一掀开,一股浓重的味道冲的沈桥有点头蒙,酸笋泡的很成功,沈桥打算先做两样菜尝尝味道。
第一个就是酸笋三鲜汤。
锅中添适量的清水,放入切好的酸笋、姜、胡萝卜、木耳等细丝,煮开,煮开之后,放入香醋、盐、胡椒粉,加点淀粉勾芡,勾好之后,泼完鸡蛋花就可以关火了,出锅的时候再加上香油、香菜。
一份简单的酸笋三鲜汤就做好了。
除了一份汤,沈桥又做了一份酸笋焖鸭,和平常的炒菜一样,先将姜片爆香,加入洗好切好的鸭肉翻炒,炒至鸭肉出油再加入料酒、盐,以及适量酸笋继续翻炒。
翻炒后往锅里添一碗清水,焖个十分钟左右,为了鸭肉受热均匀,沈桥中间又翻炒两次,等到鸭肉熟透变软,点了酱油,沈桥又加了自制的辣酱,翻炒至锅里水分变干,就可以出锅了。
这两个菜的酸笋味道都不重,但沈桥还是怕林江吃不习惯,因此又炒了一个蘑菇肉片,一共三个菜。
中午吃饭的时候,沈桥庆幸自己做了最后一个菜,因为林江对这个酸笋味是真的有阴影,酸笋焖鸭因为加了辣酱,掩盖了一些酸笋味,林江还能吃一些,另一个酸笋三鲜汤,他喝了一口,但是脸色难看,不好吐出来,只能勉强自己咽下去。
沈桥看他这样子,也知道食有百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也没勉强。
林江看沈桥大快朵颐的样子有点难以相信,这酸笋的味道还不是正儿八经的臭味,是一股他从未闻到过的臭味,总之,很奇怪,很难闻。
沈桥看他连这些吃食都吃不了,那螺蛳粉他就更加无福享受了。
沈桥本来还打算着靠着酸笋做点吃食呢,但看林江这样子她不禁有些怀疑,这边的人爱吃这种味道吗?
看样子还是要去留仙楼王掌柜那打听打听,问问专业的人士。
用完午饭,林江回了工地,沈桥则带着一坛子酸笋去了镇上的留仙楼。
王掌柜一见沈桥抱着东西过来,便知道这位心灵手巧的小娘子又有新鲜吃食了,忙笑脸寒暄。
王掌柜见多识广,又是一家酒楼掌柜,对吃食的接受度很高,等见到沈桥用散发着特殊臭气的酸笋做出好几道美食的时候,笑意更胜。
大兴朝的盐由官府售卖,价格比较高,调味料又少,再加上香料稀少,且一些后世应用的香料此时还是作为药材,很少应用到饮食上,所以一半平民的饮食多清淡。而有钱人或者达官贵族则更重口一些,偏辛偏麻。
沈桥的小吃生意做的好,一来是她的吃食新鲜稀奇,二来就是她舍得放各种调料。
除了重口外,不同地区的人也有偏好,比如沿海的人好鲜,西北的好咸,而西南的一些地方则好酸,甚至有些地方好“臭”。
正在品尝菜品的王掌柜眼眸忽明忽暗,让沈桥也拿不定主意,毕竟,酸笋西南地区的人吃的多,不知道这里的人吃不吃得习惯。
试完菜的王掌柜拿帕子擦了擦嘴,又喝了一口茶漱口,这才开了口。
“这菜品虽不似一般美食可口,却别有一般风味,初入口味道有些不适,但多吃几口反而能品尝出其中的特殊香味。与徽州臭鳜鱼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掌柜不愧是留候镇第一酒楼的掌柜,见多识广,这吃食是闻着臭,吃着香,喜欢的人是真爱,当然不喜欢的人也是避而远之。”
打过几次交道,沈桥的套路王掌柜也摸熟了,两人也不再客气,直接了当的谈起了交易。
王掌柜想要菜谱和酸笋供货,让沈桥出个价格。
谁知沈桥说她不仅可以告诉他菜谱,还可以将酸笋的做法跟他说,让他以后可以自己来泡,前提是优先收她这边供货的笋。
泡酸笋简单,但是从山里运到镇上可就麻烦了,所以,还是让王掌柜酒楼自己泡吧。
其实菜谱这种东西,沈桥知道的多,但精的少,她也是凭着新奇才在王掌柜这里讨到不少便宜。所以这些东西,沈桥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和王掌柜定了一百五十两的价格,就把她知道的几种酸笋菜式的做法以及酸笋的做法跟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