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父是个细心的人,上次娘家人来做客时桌椅板凳不够,回去没几天,就让沈大哥送过来一套新做好的桌椅板凳。
沈桥将所有的菜都盛了两份,开了两桌。四个大人一桌,霜儿满儿,胖婶的翠芹、铁牛,李婶家的招娣,翠娘家的杏花,坐一桌子。一般农家请客吃饭,孩子和妇女都是上不了桌的,沈桥特别讨厌这种所谓的规矩,她自己请客就要随自己心意,只请女人和孩子。
将红烧肉、干笋肉丝、蘑菇腊肉,丝瓜炒鸡蛋和油炝空心菜摆上桌子,沈桥又问每个人都喜欢吃什么口味,麻辣或是麻酱。去给她们调凉皮。
凉皮沈桥不知道在大兴朝其他地方有没有,但是这里却没怎么见过,古代交通不便,沈桥她们又在大山里,更是很多吃食都不知道,当然,这也是沈桥做吃食的一个优势,在现代,天南海北的吃食她都吃过、见过,更何况现代还有万能的互联网,度娘一下,啥都知道。
除了翠娘娘俩和翠芹,其他人都想要吃麻辣口味的,因为沈桥喜欢吃辣,现在两个孩子被她带的,也喜欢吃辣。
沈桥让众人先吃菜,便回了灶房调凉皮,翠娘主动跑过来帮忙,将调好的凉皮端上桌。
棠樾村的村民虽然没有穷的吃不起饭,但除了逢年过节,平时也很少吃肉,尤其妇人和小孩子,偶尔买点便宜的猪肉,都是优先壮劳力吃,他们要出力干活,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孩子也能跟着沾一点荤腥,妇人则是排在最后。
一顿丰富美味的饭菜,尤其是沈桥舍得放肉,让妇人和孩子吃的异常满足,菜和凉皮基本都被清空了。
送走胖婶她们,沈桥开始琢磨新吃食摆摊的事情。
新的吃食,需要坐下吃,沈桥也不想每次大包小包的从家里运东西到镇上,便想着在镇上租一个小铺子。现在和留仙楼基本没有什么生意往来,她也不好仗着之前的情分,一直麻烦人家。
但是如果在镇里租了铺子,她就没办法照看家里了,两个孩子带去镇里还可以,但这院子里的鸡鸭可怎么办呢,而且,沈桥也舍不得这山后的泉水,虽然并没有灵泉那么大的作用,但强身健体,滋养植物的能力,沈桥已经很满意了。家里的鸡鸭,喂的都是泉水,到现在一个都没死,连胖婶来了都说沈桥养的好。
沈桥只说是两个孩子照顾的好,每天给它们找吃食,还经常给鸡圈打扫卫生。
除了不方便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沈桥更喜欢山林生活而不是熙熙攘攘的城镇生活,论繁华,沈桥现世的时候也在一线城市工作过好多年,繁华也见识过了。
繁华虽好,但风险也大,特别在古代,没权没势,一个不小心得罪了人,分分钟小命就没了。
现在她只想在过安稳平静的悠闲生活,但悠闲的生活没有钱可不行,真是两难。
沈桥还是觉得,千好万好,还是自己能切实抓到手的才是最好。
看着崭新的桌椅,沈桥突然灵机一动,对呀,她可以找娘家人帮忙呀,婆家人目前看来不靠谱,但是娘家人可以,从沈桥的记忆和上次接触来看,沈家都是淳朴老实的人,一家人虽然日子清苦,但是却和谐友爱。她有想法有技术,但缺的是人手,沈家却是有人手,没有路子,两者正好互补。
沈桥真想敲自己的脑袋,她虽然来到这里几个月了,但仍是没有归属感,做事也总是想到靠自己。
从没想过找家人帮忙,但是要想真正在古代扎根,家庭、亲戚、宗族和村落,都要处理好关系,只有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将自己融入他们,才算真正的落地生根。
这样,她才能生活的更安稳,更长久。
沈桥突然间豁然开朗,她之前将太封闭自己了,在古代,凭借她一个弱女子,抗风险能力太差了,所幸,从现在醒悟也不算晚。
摩挲着打磨光滑的桌角,沈桥打定主意,等脚好了,她要去一趟沈家村的娘家,她后面的生意,需要他们的帮助。
等沈桥将一家人的夏衫和鞋子都做好后,脚终于完全恢复了。
这天沈桥吃完早饭,给两个孩子穿上崭新的衣衫,便搭着赵大爷的牛车去了镇上。
两个孩子是第一次去镇上,一路上叽叽喳喳,异常兴奋,看见什么都很好奇。
沈桥给两人一人买了一个糖人,一手牵着一个在集上逛着。
看到有卖彩色头绳和绢花的,沈桥又让霜儿挑了几个自己喜欢的,绢花分为大朵和小朵的,沈桥给霜儿买的是适合女孩子戴的小朵。
今天主要是带两个孩子逛街,顺便买一些猪肉、布匹、点心之类的东西,明天回娘家的时候带着。
自从嫁到秦家,原主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沈家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还没分家,她打算多买一点东西。
给沈父沈母各买了半匹夏棉布,花了三百文,又去肉铺割了五斤猪肉,买了一只老母鸡,还有两斤点心,桂花糕和马蹄糕各一斤,想到大哥二哥还有小孩子,沈桥又买了点饴糖和松子糖。
一趟下来,一共花了近五百文钱。
东西买完,两个孩子饿的肚子都咕咕叫了,沈桥干脆带二人去了镇上的吃食街,这里跟专供有钱人的酒楼不一样,是留侯镇平民和外地的普通商客打尖吃饭的地方。
一条十来米宽的石板街,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吃食馆子,沈桥挑了一家馄饨店,要了三碗小份的肉馄饨,还点了一笼鲜肉小笼包,一个三鲜小笼包。
肉馄饨五文钱一碗,小笼包鲜肉的七文,三鲜的五文,付了钱,沈桥牵着孩子进屋坐下。
小店前面一共二十多平的空间,左右靠墙摆放着两排桌子,每排四个,挤得满满当当,中间留了一个不到一米宽的过道。
小店是前店后厨的布置,有一个布帘子遮住的小门通向后厨,还有一扇窗户用来点菜,收银和端菜,和后世的许多小店的布置差不多。
等了大概十分钟,馄饨和小笼包就端上来了。
馄饨和鲜肉小笼包都是大葱猪肉馅的,皮薄馅大,店家舍得放料,味道还不错。
倒是三鲜,让沈桥有点失望,是韭菜、鸡蛋和虾皮,韭菜不够新鲜,虾皮也没处理好,有点扎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