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火炕是由土坯制作而成的。黄泥加干草混合,放进扣坯的模具中塑形,晒干后就可以用来搭炕了。
沈桥曾因好奇在万能的b站上看过教学视频,虽然凭自己的能力不能垒睡觉的土炕,但垒一个小的炕面用来烘干东西应该没问题。
用土坯砌一个“己”字形的炕洞作为烟道,用黄泥抹好,再用土坯做个一米宽两米长的炕面,先用黄泥抹一层,再加层石灰。火炕就做好了。
沈桥将简易的火炕建在灶房,连着厨房的土灶,这样做饭烧水的时候就可以顺带烘干蘑菇了。
这几天,沈桥早上去采菌子,摘木耳,挖野菜,中午去拾柴火,下午回来做土坯,建火炕。忙的团团转。
火炕做好后,沈桥实验了一次烘蘑菇。见效果虽然没有用青砖水泥搭建的炕好,但也勉强能用,这才放下心来。
烧炕很费柴火,沈桥和两个孩子又去山林里捡了许多的枯枝和木头来,晒干后当柴用。
农村的生活在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因此常常在春天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冬天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要精打细算,为之后打算。
山林田野是一个大宝库,心思细腻的勤快之人总能利用有限的环境和资源,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舒适更美好。
村里人日常可以去山林里捡枯枝枯木当柴烧,但不能砍伐公林里正在生长的树木,除非是自己的私产。
棠樾村周围山林众多,却也不能随意砍伐。每年秋冬都会有特定的伐木时间和砍伐范围,来年春天,需要按照砍伐树木的两倍来植树,这是靠山林生活的村子,约定俗成的规矩。
沈桥知道,在没电没暖气的古代,取暖主要靠柴火和木炭。因此,每次烧火做饭或者烘蘑菇的时候,都会把烧红的大小合适的木头,放进草木灰里,制成木炭,留着冬天的时候取暖。
火炕除了烘干蘑菇还可以烘竹笋,烘野菜,甚至还可以烘干槐花。
春笋脆嫩,营养美味,既可以清炒,配肉,又能炖汤。制成笋干能长久存放。
挖笋要非常注重时间性,笋一旦冒头,很快就会变老。所以沈桥即使再忙也会抽时间去后山的竹林挖笋,后山的笋都快被她挖完了。
这几天,家里的菜也是以野菜,蘑菇和竹笋为主,搭配着之前买的五花肉和猪骨头,营养均衡。在主食上,也注重米面糙米等粗细搭配,三人的身体也在逐渐变好。
当然,沈桥内心觉得跟后山的那个山泉水也有很大的关系。
待这一茬的菌子和后山的笋,被沈桥收割的差不多的时候,山林里的槐树花开的正茂盛。
这天午后,沈桥拿着绑好的竹竿镰刀,带着霜儿、满儿去了村里的那片槐树林。
沈桥家乡的小院中就有一棵老槐树。漆黑粗糙的树干,虽满经风霜,但仍然焕发着生机。
每年春天,疏叶中总是挂着一串串香甜的槐花,整个树冠像披着厚厚白纱的新娘,静坐在红砖黛瓦的小院中,等待有情人的采撷。
每当这时候,沈桥的奶奶就开始张罗着摘槐花。
炸槐花,槐花炒鸡蛋,槐花粥,槐花肉汤和槐花饺子,沈桥都非常喜欢。
先在树下铺一层油布,拿着绑着镰刀的竹竿,将那些长着槐花的嫩枝削掉,然后将一簇簇的槐花撸到竹筐和簸箕里。
沈桥最爱撸槐花的活儿,新鲜的生槐花清香甘甜,经常边撸边吃。
她甚至想将头埋在槐花堆里,在这柔软香甜中做个美梦。只是怕被强势的奶奶揍,这才作罢。
想到这里,沈桥突然特别想念老家的爷爷奶奶,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不过他们一生都很坚强仁厚,还有许多其他的儿孙,应该会长寿安康吧。
来到槐花林,已经有许多人家携家带口的在打槐花了。
沈桥挑了一颗树,将干净的床单铺在地上,便开始了打槐花。
洁白的花儿带着嫩绿的枝叶,应声而下。树下的霜儿和满儿像勤劳的蜜蜂一样,来回穿梭,将槐花捡到竹筐里。
等筐子装满,沈桥的胳膊已经酸痛的快抬不起来了。槐花虽然好吃,但是费胳膊。
劳动的辛苦在看到满满的收获时,全部转化成了喜悦。
下午还在枝头跳跃的槐花,晚上就成了桌上的美食。
晚上沈桥做了一个槐花炒鸡蛋,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槐花米粥,三个人吃的很是开心。
翌日,吃完早餐,沈桥便扛着锄头去了自家的那二亩田地里。
棠樾村靠山临水,基本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布局,良田很少。旱地基本都是沿着山脚分布,是坡度平缓的野山坡开垦出来的。水田则是沿是山间河谷分布,由河水泥土长期冲积而成。
沈桥分到的水田不是最好的良田,也不集中,是相近的一大一小两块不规则田地。
这里水田种的是双季稻,此时田里的早稻插秧不久,刚过了返青期,正是需要除草的时候。
沈桥薅完一小块水田的杂草,就感觉腰快断了。整个人出了一身的汗,黏黏腻腻。
看着日头快要落山了,沈桥便扛着锄头回了家。
吃完晚饭,又烧了热水,洗澡洗头。一边晾头发一边收拾明天赶集要带的东西。
这段时间,沈桥弄了干蘑菇,干竹笋,干野菜,干槐花,不过这些干货她打算一部分留着自己家吃,另一部分留着之后做吃食或者直接拿去卖。
她准备了两筐鲜竹笋,都是非常嫩的,打算明天拿去卖。这几天也炮制了些干草药,还挖了些新鲜的药草,明天拿到镇上药铺,应该去换点银钱。
目前家里的银两只出不进,让沈桥非常焦虑,这些山野食材虽然便宜,但能卖一点是一点,毕竟是无本的买卖,只需要辛苦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