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规定人必须呼朋引伴,人家那是别具一格!”
蒋小婷嫌弃道:“之前还说人家另类孤僻又刁钻呢,现在倒成了别具一格了!”
旁边两人喋喋不休,一直在讨论岑雨初。潘媛媛偷偷瞟了聂庭杨一眼,不曾想刚好与他对视了,两人立刻别过头,开始聊一些家常话。
另一边,岑雨初和聂倩茹跟着潘国良来到了他口中的书摊。
看见潘国良,看书摊的大爷一副熟稔的样子,和蔼地笑着说道:
“小娃子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
“这不放假得空了,就带着家里人光顾下您老的营生!”
大爷看着岑雨初和聂倩茹,说:“男娃们爱看这些,女娃儿来看的很少。”
不是女生们不喜欢,而是村里很少供女生读书。即使读了书的女生也很少把仅有的零用钱花在这上面。
当下最受欢迎的小人书和故事书被摆放到最显眼的位置,大多题材都与当下时代背景有关。许是被人多次翻阅,有些破旧。
其他的就是一些很常见的图书,如新华字典、农学养殖类书籍、中小学的教材,有许多孩子读书为了省下买教材的钱,会租课本回去抄。
角落里的一本《中草药汇编合集》吸引了岑雨初的视线,竟然还是一本处方选,通常药局内部才会流通的本子,也不知道大爷是从哪里淘来的。
里面有止血药、烫伤用药、跌打损伤用药、抗破伤风药等常见配方,里面简述了配比、用法和疗效。
全书才100多页,和后世的医书教材比起来简直是短小而精悍。内容很基础却很实用,处理一些简单的轻伤还是可以的。
聂倩茹大致看了一眼觉得没什么感兴趣的,就凑到岑雨初身边。见她看得认真,便没有出声打扰她。
岑雨初刚才看得投入,放下书才发现聂倩茹似乎站在自己身旁很久了。
“姐姐对中医感兴趣?”
“嗯,学医很实用,也很有趣。”
“想必你一定学的很好。”
岑雨初笑了笑没说话,想着这孩子可真是性情中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姐姐还有其他想去的地方吗?”
岑雨初摇摇头,和聂倩茹在一旁找个地方等着沉迷小人书无法自拔的潘国良。
“姐姐,你待在这里真可惜了!这里穷乡僻壤的,什么都没有,也真是难为我哥了!”
岑雨初立刻制止了聂倩茹的“不当”言论,她很理解聂倩茹的心情。京市出身不凡的高干子弟,来到乡下几年了,整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不用担心那么多,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说不定日子会越来越好,包括你哥在内的所有知青都有回城的希望。”
“但愿如此吧。对了,姐姐很喜欢看书吧?我家好多藏书,各种各样什么都有,你给我留个地址吧,等我回家给你寄来几本!”
聂倩茹的话让岑雨初很动心,以红溪村现有的资源根本找不到备战高考的资料。可是无功不受禄,又不知该如何回应。
岑雨初是真的不擅长人际关系处理啊……像她这种性格就适合一辈子关在实验室里做研究。
聂倩茹看出岑雨初的纠结,直言道:
“我可不是谁都借的,就当你欠我的人情好了!以后找你帮忙,可不能推辞。”
聂倩茹又劝道:“不要犹豫了!收了我的书,我们以后可就是朋友了!等我回家给你写信!”
一向无亲朋好友的岑雨初,突然被这样热情地对待,有些无所适从。
聂倩茹从背包里掏出纸笔,双方互相留了地址。
看着岑雨初力透纸背、矫若惊龙的字迹,聂倩茹越来越觉得她不该被困在这样的落后贫瘠的地方。
“姐姐要是有机会来京市一定记得找我,一定带你好好逛一逛!
不说别的,书店的规模都是一般地方比不了的,好多人给报刊投稿都能混口饭吃。”
聂倩茹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
岑雨初这段时间一直想着如何能赚点钱,免得坐吃山空。
她就算采药,不了解市场行情,也没有办法明目张胆的拿去黑市卖。以现在的条件,能调配成药的数量很有限。到时候药没卖成又被人举报改造就得不偿失了。
写作目前不失为一个赚钱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