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尚开着军车一路往石河村来。
石河村的酒席都准备第三轮了,村长到底是没忍住,从秋燕那里出来就在村头等着。
苏家礼房的事直接交给旁人看着,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人来登记了。
想起秋燕的话,他现在还有些不敢置信,他拍了拍大腿才回想起过去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苏家的小儿子确实是从军了。
后来因为战役,好些年没回来,那时候苏老头还没去世。
他儿子回来的时候,苏老头那神情别提多高兴,他至今还很清楚地记得。
有一天,苏老头突然挨家挨户敲门。
“我小儿子可算从战场上回来了。”
他们打开门,就看到苏老头和他老伴满脸笑容站在他家门口。
他那时候年纪也有十几了,因为钱喜欢读书,所以就是上战场也是文兵,没有经历过伤患。
“就是部队说伤了脑子,以前的人都记不清了,所幸人回来了。”
苏老太还抹了眼泪,看苏老头两人激动的模样,他们欣慰的同时还给了些补给。
鸡蛋大米番薯,那时候都是很珍贵的粮食,就为了让他小儿子补一补,养伤。
“我们老苏家真的要感谢大家了帮助了。”说着两人还跪了下去。
他们哪里敢受这么大的礼,连忙扶起人,让他们往下一家去。
“苏老头家总算熬出头了,你大伯家的儿子也是有希望的。”
看着苏老头两人的背影,他父亲父亲欣慰地开口
那时候,很多人参兵就没有再回来了,家里的老人到死也没能见上一面那个保家卫国的男儿。
过了几天,父母叫他去看看苏老头的小儿子。
“刘在文,你别整天看书,去找苏老头儿子玩玩,他啥也不知道,你帮帮他。”
两人年纪也算相仿,所以见面的时候还不算尴尬。
看着模样已经大改的苏家小儿子,他有些心惊,对方给他的感觉太过高贵了。
“你当真是苏大伯家的儿子,苏朗?”
看周围没有苏老头夫妻的身影,他不确定地开口。
苏家老头和苏老太长得就是乡下的种田样,蜡黄皮肤,小眼睛也就算了,还有些龅牙。
这个儿子却眉目清秀,一副书香气息,硬挺的鼻梁硬是和南方人不大同,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是本地人。
“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对方有些沉闷地回了他。
他叹了一口气,和对方聊了许多,却发现对方口才了得,书本的知识比他懂得还多。
“你在部队学的书吗?比我还厉害。”他很佩服地开口。
哪知对方只是笑笑,对他摇了摇头,显然已经不记得了。
后来地日子,两人玩得越来越好,时常结伴去种地。
他的性格不争不抢,乐观开朗,并且还乐于助人,在石河村的口评很好。
但是苏家太穷了,有了上顿没下顿,虽然他带了些钱回来,但是都交给了苏老太。
附近的姑娘都不愿嫁一个脑袋受过伤的人。
直到他结识了夏玫,唯独她不嫌弃,顺利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