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开始算起,一直不停的赶路,已经半个多月了,中途又遭到官军的追剿,不论是人还是牲口都早已经疲惫不堪。
杨成和李铁、陈新民等几个头目商量了一下后,最终决定在这个地方修整一段时间。
这里地处两县交界,就算官府知道了有流匪盘踞在这里,也不会愿意管,只会派人探查一下,然后佯装不知。
面对一支一千多人的流匪,单凭官府的实力根本剿不了。
毕竟,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做,何况还是剿匪这种会死人的事情。
这次停留既是修整,也是改编训练。
当前的流匪并没有一个成体系的管理,虽然大家都很自觉,但还是显得混乱。
这一次的训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流匪,只有少数老弱病残的流匪没有参与,不过他们得做烧水做饭喂养牲口的杂事。
总之,没有人可以闲下来。
训练的内容很简单,几乎全部是杨成大学时军训的内容,唯一不同的是加入了长枪方阵的训练。
对于把长枪方阵列入训练内容,是杨成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当前没有火器的情况下,长枪方阵是唯一可行的战斗方阵。
虽然长枪方阵有着一大堆的确定,如移动慢,没有足够的兵甲护体,没有远程攻击掩护等,但这不是没办法的办法嘛。
至于弓箭手,还是太少了,骚扰可以,当作主力用就不行了,就算是掩护长枪方阵都做不到。
杨成心中完美的军队是如后世那样的火器部队,火器不用要求那么高,哪怕是火铳都行。
不就是三段射的排队枪毙战术,谁不会是的。
也是基于此,为了方便管理和指挥,杨成把队伍按照三三制进行了改遍。
十人为一个小组,其中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一小组满员十人。
三个小组合并=为一个小队,设小队长一名,副小队长一名,满员三十二人。
三个小队合并为一个中队,设中队长一名,副中队长一名,满员九十八人。
三个中队合并为一个大队,设大队长一名,副大队长一名,加上伙夫、传令兵等,满员共计三百五十人。
当然,现在暂时用不上单独的伙夫,所以大队的编制都没有满员。
整支流匪大军,杨成一共编了三个大队和一个独立的中队。
分别有杨成、李铁、张世恒担任大队长。
独立的中队由陈新民担任中队长,主要负责侦查,探听情报。
其他剩下的流匪暂时统一归入了后勤,由李铁和吕允承负责。
为了方便识别每个人的身份,杨成又安排人赶制了一批非常薄的木片,上面让吕允承写上持有人的名字、所在的队伍、以及职位,让每个人都佩戴在身上。
大营训练了几天后,杨成让陈新民带了一个小组的人马前往灵石县打探消息。
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寻找适合流匪大军扎营的地方,同时打探铁场的消息。
另外就是寻找铁匠了,最好是能打造火器的铁匠,不论是那种火器都行。
一连训练了半个多月,流匪不能说彻底脱胎换骨,最起码有了几分后世军人的样子,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基本的训练项目差不多完成,剩下的就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的了,得靠日积月累。
而这时,打探消息的陈新民也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