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属院能这么轻松更好!”庄嫂子感慨道。
农场暂时风平浪静,可审讯室内,陆石毅和苏瑾坐在审讯室的旁听室,等待刘云开口解释。
“阿毅,刘云是想做什么?一直不开口。”苏瑾得住刘楚昌等待三日时间了,哦刘云却没说过一句话。
几日的时间,家属院有些人再也坐不住了,有两个队员让自家媳妇儿找借口去农场,只想再联系到刘云。
苏瑾在地里干活,却听见远处有几个陌生家属叫着刘云的名字。
家属们听后纷纷望向对方,刘云珊和云凤走到苏瑾身侧,告知她这两人也是家属院的家书。
“嫂子,我去找阿毅,估计咱们捞了一条大鱼。”农场内的家属因刘云的原因人心惶惶的,苏瑾也有些担忧起农场安全。
刘云消失后,家属院不少人坐不住了,想从农场这边下手。
“你找刘云做什么?”刘云珊大声问道。
“刘婶子,我们与刘云准备一起去县城买东西。”苏瑾听两个家属说的借口,上前两步:“你们随着我一起过去吧。”
两个家属认识苏瑾,听她的话,二人乐呵呵的跟着走了。
农田的家属也没多关注她们,谁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陌生的家属身上。
“婶子,小瑾感觉这二人有问题。”云凤盯着三人的背影,低声问着刘云珊。
刘云珊拍拍她的手:“小瑾是个懂事儿的,肯定明白轻重缓急的。”
苏瑾敲响陆石毅办公室的门,她转身看向两个家属。
“我先进去告知阿毅一声,你们等会再进。”苏瑾看向两位家属说道。
她们对视一眼,听从苏瑾的安排。
得到陆石毅的应答进门后,她低声告知陆石毅家属院来了两个家属找刘云。
“媳妇儿,我让刘楚昌领人,他会套话的。”陆石毅拿起了电话,告知刘楚昌,有人上门了。
刘楚昌放下电话,急匆匆的从审讯室跑过来,瞧着两位家属忐忑的站在门口。
她们只听从当家的安排,不知要面对的局面。
从她们出门起,两个队员就领着孩子离开了帝都,他们得了不少的好处,准备去一个隐秘的地方呆着。
吴均和陆石毅早派人盯着家属院的举动,有人与外人接触,或者拎着行李去车站,他们都会被人暂时带回院子进行甄别。
两个队员领着孩子们准备去火车站,走出院子没多久,两辆吉普车和一辆军用卡车出现在两家人的面前。
“两位请带着孩子们回家属院。”出面的纠察拿出了一纸命令,“在审核期间,谁都不许离开松江公社。”
话音落下,两个队员挫败的跟着回去,几个孩子发现大人们中间的气氛不对,纷纷躲藏在父亲的身后。
“你们的媳妇儿去农场,刘楚昌已去询问她们了。”纠察开口与二人说道。
在车上,二人与两家的孩子分开而坐,孩子们紧紧的抱团,两家孩子因父亲的原因,时常玩在一起。
两家以胡媛的年纪最大,两家的孩子都喜欢听胡媛的安排。
“胡媛姐,爸妈可犯事儿了?我看着叔叔对咱们态度不一样了。”宁小椒有喜额害怕的说道。
几人都附和点头,胡媛不清楚大人们的举动,明白纠察的态度,证父母犯事儿了,他们的下场估计也不好。
如果能陪着父母身边下乡是最好的结局,胡媛看向宁家的两个年长孩子,他们都到了下乡的年纪,父母做错了事儿,超过13岁的都要去农村做知青了。
胡媛听说苏瑾就是知青,在村里被陆石毅碰上。
父母告知过胡媛,陆家在帝都的地位,因此,胡媛曾悄悄喜欢过陆石毅,也想等长大后,能按照父亲的说辞,嫁入陆家。
谁知陆石毅却结婚了,在胡媛心里,父亲的安排是对的,陆石毅就给等着她的。
“小椒,你回家把东西收拾一下,把钱票分散起来,放在你们几个人的身上,你倆当姐姐、哥哥的身上多放一点,咱们到下乡的岁数,”胡媛看向宁小椒,“事情没处理明白,咱们都要下乡当知青。”
“苏老师不也手臂知青,若是能在周遭当知青也好呢。”几人提醒胡媛,宁小椒想着家属院所有的人,只有苏瑾是知青的身份。
“胡媛姐,有时间去找苏老师询问清楚,下乡做知青需要准备什么。”宁小椒看着自己的几个弟妹。
弟妹们年纪还小,宁小椒在事发后,迅速的长大。
“小椒,你准备问苏老师?咱们两家与陆家关系不熟悉的。”胡媛不想让宁小椒偏向陆家。
胡家是站在对面的派系的,如果能靠近陆家的话,对方会翻转的。
“胡媛姐,从伯伯和我爸出事儿后,有哪人出来帮忙了?”宁小椒看向车外的风景淡淡的说道,“陆叔叔和苏老师却给我家送了不少吃的,生怕我弟妹们会饿着。”
宁小椒这两日领着弟妹们生活,母亲不在两日,她体验到了不少冷暖,胡媛的年纪最大,可以做饭照顾弟妹们,而且,家里的生活费也在胡媛的手里,她家却不一样。
宁小椒手里除了陆石毅和苏瑾给的50块钱,只有宁恕的津贴。
她需要给弟妹们准备好退路,她能吃苦,可弟妹们的年纪都小,能多有一些津贴,反而能让他们以后的日子好过一些。
“小椒,我不会去问苏老师,她在乡下不过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以后的处境就不同了,不能找到陆石毅这样的人了。”胡媛提醒宁小椒,苏瑾能离开村子,是陆石毅帮着忙的。
宁小椒沉默了,不少知青都会因生活不下去,找了当地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