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的动作的确隐瞒住了皇帝,也隐瞒住了文武百官。
没有人知道镇国公杨林竟然想要配合太子发动政变,毕竟杨林早已经位极人臣,根本不需要冒险政变,毕竟这是夷九族的大罪。
而且哪怕之后陆尤即位,国公府必然会没落,但至少人还活着,身份依旧在,无非就是被卸了兵权罢了。
说不定以后国公府还能够出现一个力挽狂澜的人,带领国公府再次走向巅峰,所以完全不需要政变谋逆。
可惜的是百官并不知道,随着太子被禁闭,整个国公府的武将一脉都陷入到了沉寂之中,哪怕是朝堂之上也是沉默寡言。
杨林老谋深算,曾经只是一个军中元帅,但这么多年的政治经历,早已让他变得心思深沉。
他算计到了一切,甚至陆尤身后有周天境的高手都被他算计在了里面。
可他却算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陆选这个异类。
周天境有什么能耐,杨林是知道的,毕竟太祖当年可是和他详细分享过,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困在灵基境九重而不得寸进。
他的谋划之中,有着如何抵抗周天境,同时商量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都很隐蔽。
周天境是很强大,但强大在战斗力,真气运用上面,在其他方面并没有比灵基境强多少。
毕竟同样都是修炼肉壳的层次,不会发生特别大的质变,所以想要克制还是很容易的。
但陆选不同,他修炼出来了元神,对于元神的了解,在这片地域也只有话本故事之中才讲到过,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修炼出了元神。
即使是向前一万年,这片地域也没听说过,所以杨林根本不会想到陆选拥有元神。
而且好死不死的是,陆选每过一段时间都会窥探他们的秘密,毕竟曾经被太子针对,而太子背后就是镇国公府。
为了自身的安全,陆选自然要了解国公府的一举一动,也正因为如此,他偶尔会元神出窍,来到国公府之中。
在杨林决定政变之后,陆选也来过几次,但并没有发现异常,毕竟他们也并不是每天都会商量着如何谋逆。
但这次陆选过来,正好听到了这件事,包括其中一些详细的计划。
“太子准备政变,国公府全力支持,而且暗中已经派了军队化整为零的赶了过来?”
陆选听到这一切,顿时赞叹这群人真的头铁,见事不可为,首先去做的竟然不是认输服软,而是殊死一搏。
仔细一想,如果真的发动了,那还真的有翻盘的可能性。
“计划是好计划,但很可惜被我发现了,那就只能让你们的计划泡汤了。”
陆选笑了笑,直到他们散去,陆选又在书房密室之中寻找了一番,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这才离开。
虽然没有证据,但他只要告诉陆尤,让陆尤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去调查,绝对能够发现异常。
过了两日,陆尤又来到了隐龙观,而陆选也趁此机会说出了这个可能性,他自然没有说的那么肯定。
而是怀疑,毕竟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在国公府如此沉默,说不定是在暗中酝酿着什么大事,所以不得不防。
听到陆选的提醒,陆尤顿时心里一惊。
“多谢七哥提醒,这段时间顺风顺水,差点儿都忽略了国公府的这群人。”陆尤一头冷汗,如果真的如陆选猜测的这样,那么他们毫无准备之下,怕是就要被太子翻盘了。
“这段时间还是心态有些膨胀了,以后一定要引以为戒。”陆尤心中想着,对于陆选的感激又多了几分。
“这件事情不用大肆宣扬,可以和父皇暗中通一下气,但不要打草惊蛇,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一些蛀虫拔出来。”
陆选提醒了一句,福祸相依,养家政变需要其他人的支持,在杨家的实力和财力双重引诱之下,绝对会有不少的人选择投靠的。
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完全可以给陆尤留下一个更纯粹,更容易掌控的朝堂。
“我明白了,我得赶紧开回去和父皇好好商量一下。”陆尤点了点头,对于陆选的指导,他从来都不会忽略,因为这些年的经历都证明了,陆选的眼光很毒辣。
这件事情哪怕是要调查,也需要皇帝动手,毕竟禁军之中有一系是专门在暗中收集情报和调查的,正好能够派上用场。
而这群人都在皇帝手中,没有被其他任何人掌控。
最关键的是,这件事情由皇帝亲自调查出来的,比自己调查之后再告诉给皇帝的效果要好的多。
这样既能够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像皇帝表明了自己不会逾规。
“这次只要坐实了,哪怕父皇想要保他都保不住了,或许不会杀,但太子肯定要废黜,而且极有可能终身关押。”
陆选悠然一笑,他自己谋划了这么多次,没想到绝杀的机会竟然是对方主动给的。
兄弟二人聊了一会儿,随后陆尤就离开了隐龙观,准备将这个猜想告诉给皇帝,之后的事情就交给皇帝了。
事情的确如陆选所想那样,陆尤都没说什么,只是说了猜测,皇帝就让他不要传出去。
很明显皇帝的想法和陆选一样,都是准备用这次事情,将那些暗中的蛀虫全部挖出来。
杨林暗中不断的通过各种手段收集粮草,然后运到京城附近藏起来。
随后士兵也都是一点一点儿的回来,否则突然来一大群人,恐怕会引起怀疑,从而暴露。
一边隐蔽之中,又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另一边则是派了大量的人手暗中监视着,等待着关键时候的致命一击。
当然,皇帝也会当做不知情,偶尔会让边军上报情况,这也让杨林的动作变得更慢。
毕竟皇帝也知道,钓鱼归钓鱼,但边疆绝对不能没有人镇守。
而且杨林这边调走的也都是最嫡系的,不会出卖他的那些士卒。
而剩下的,皇帝却盯上了,三十万边军,他最多允许十万人调离,否则边关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