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太阳变成橘红色,天都快黑了,薛阳也没敢问薛老太是不是穿越女。
想了想,没必要,万一薛老太是穿过来的,俩人怎么算辈分?我叫你姐,你叫我孙子?
薛老太却越来越没耐心了,忍不住心里着急,这天都快黑了老五还没回来,别是路上出了啥事。
好在薛宏没让薛老太担心太久,在天黑之前回了家,两条大青鱼,还有一块肉,几根骨头,还拎了一小兜什么东西。
“娘,我回来了。”薛宏在一进门就喊道。
“怎么去了这么久,天都黑了才回来。”薛老太语气略带埋怨。
薛宏一边解释,一边放下手里的东西。
原来他先去买了肉,随后去买鱼,结果没有,多跑了两个村子,正好有一家小鱼塘正起网,搞了两条大青鱼,又听说还有虾笼,就多等了一会儿,买了一兜虾。
薛老太心疼的收下东西,让薛宏去歇着,自己整理。
两条鱼放盆里先养着,一兜子虾也活蹦乱跳的,薛老太打算先做点简单的,给儿子填饱肚子。
让薛宏进来烧火,一锅煮面,一锅熬猪油,下好面条,两三颗小青菜,捏几块油渣给他扔面条碗里,让他先去吃了。
薛老太拿了几块油渣放到小碗里给慕远吃,小薛阳未必咬的动,让他含着慢慢吃,自己砰砰砰剁起了肉糜。
等薛老太忙活完,月亮已经朦朦胧胧的挂上了枝头,薛老太带着两个孩子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吃饭,两碗肉蛋羹,还有几个仓促间捏的饺子,她自己则是一碗青菜面条,配几块油渣。
看着祖孙三人吃饭,薛宏筹措了一会儿,开口报账:“娘,今天买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三百文,还剩七百文,我明天就去镇上找活了,回头你要什么东西,跟我说一声,我从镇上带。”
价格略贵了一点,薛老太心想要是自己去买,还能砍点价,但也差不了多少,也没再说什么。
“好,你自己注意点,别累着,身子最重要,阳阳还小,花不了几个钱,别为了赚几个钱累坏了身子,中午在那边吃,饭不够吃就再买点,别舍不得吃。”薛老太一边吃一边叮嘱。
“那我以后早晚就不在这边吃了,省得打扰你们休息。”
薛老太想了想,开口道:“早上不用过来吃了,回头我给你烙油饼再蒸点馒头,你起得早自己在那边热热吃,晚上还是过来这边吃碗热汤面,我也没那么多觉,睡不了那么早。”
薛宏应下,薛老太就让他早点回去歇着了,农闲的时候工价低活又累,赚不了几个钱,但多少是个进项,老五家底子薄,只能想办法多干点。
第二天一大早,薛老太就起床收拾虾,挑精神好的养着,蔫蔫的就收拾了下锅给俩孩子吃。
薛老太以前在酒楼里洗碗的时候没少帮后厨打下手,自身又有天赋,才洗了没俩月,她就进后厨跟几个师傅一起掌勺了,辞工的时候掌柜的再三挽留,但还是没留住她回家带孙子的心。
不过她不愿意多事,回村只说在酒楼洗碗,偶尔在后厨帮切菜。
所以村里论茶饭,她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只是她也从不宣扬,没吃过她做的菜都不知道她一手好厨艺。
所以无论是慕远还是薛阳,在食材充足的情况下,被薛老太尽情发挥的厨艺征服了味蕾,顿顿不重样!
转眼间已经过了十来天,秋意渐浓,落叶纷纷,天气慢慢转凉了,中午还热的穿单衣,太阳西斜没一会儿,就得加件防风的。
薛老太现在手上的活已经不是纳鞋底了,鞋子啥时候都能做,她开始给薛阳做冬衣了。
当然,也不是全新的衣裳,就是把以前几个孩子不穿的衣服,挑整齐点的给拆了重新裁剪一下,再加上新弹的棉花,大概有个八成新,暖和的很,跟新的差不多。
也就是从薛宏去镇上打零工以后,薛阳见便宜老爹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不过好在薛阳不是原主,自然不会哭闹着想爹了。
这些日子里,薛阳除了和腿哥慕远的感情越发加深,好的像是亲哥俩似的,对薛老太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