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来时凌云壮志,回去时萎靡不振。
宋家人气得唾沫星子横飞,“都是这个小杂种,连累我们家道中落,你们看看当初一块逃难的李员外等人,个个到陪都发家去了!”
宋金的惨样,警醒了想来收粮占便宜的无良商人。
经此一事,百姓腰杆也挺直了,他们有官府照拂,以后只信官府,那些压低粮价的无良商人休想再骗他们。
以至于,后续想来收粮的,刚一开口就被打出去了。
陪都。
姜宁腾出了一间独立的院落做她的办公室。
秋收忙碌,借贷,税收,收粮……要算的账目多如牛毛。
吴老捧着一摞高高的账本而来,一进书房,惊掉了下巴。
姜宁喝着果茶,吃着水果,悠闲地歪在摇椅上,十分惬意。
这种时候,不该是账本堆积如山吗?他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一到秋收,户部几十位官员,加班加点的忙,都得忙到年末呢。
“姑娘,他们账目都没交上来呢?”
吴老只能想到这一种情况,他是第一个过来的,姑娘还没开始忙呢。
姜宁坐直身子,微笑道:“不,他们都结束了。”
吴老手一抖,高高的账册掉了好几本,什么?结束了?
吴老终于把账册堆放到了书桌上,不敢置信道:“这么多账目都弄完了?族长叔也弄完了?”
老康那家伙算数好,他比不过,他还能比不过族长叔这年纪大的吗?
姜宁笑着点头,拿出一张表格,“这是族长叔交上来的表格。”
吴老接过,仔细地查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写着:
借贷全部收回,利息盈余多少;税收多少户人家,共多少亩土地,收税多少;收粮多少石,花费多少;最后一栏是粮食共多少石。
“这,这么简单?姑娘不核对账目吗?”他记得在户部,要多人一遍遍核对啊?
姜宁:“上次的表格在这,人数、土地亩数都填好的,这次只要数字对得上就好。
你负责的户籍是一千两百户人家,一万九千亩土地,税收一万九千石粮食,你只要数字对得上就行。
借贷的利息是上次算好的,数字要和上张表格对得上。”
吴老望着他捧来的高高账册,再看看姜宁手中单薄的一张薄薄纸张,他真是目瞪口呆。
“那这些活都是我一个人的?姑娘只看最终结果?”
姜宁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恭喜你猜对了。
吴老抓狂,不是,他一个士大夫,不是账房先生啊,这么大的账目,他一个人还不得忙上几个月?
“族长叔他们都对账结束了?”吴老不甘心的再问一遍。
见姜宁微笑着点头,他真是急火攻心,不带这么玩的啊,他们定是有什么巧劲,故意瞒着他!
呜呜,二少爷回五行山了,连个为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他怀疑,姑娘是故意的,因为他说了豫贝勒坏话而难为他。
吴老踱来踱去,纠结地问:“要不,我去雇几个账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