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远望着塞的满满当当的几辆马车,热情道:“我这有马车,再装些,粮食武器还有好多呢,多带些。”
景澈也是,没多准备几辆车,这点东西够干嘛的?
在姜宏远眼里,这些东西不值钱,没必要给他们省。
不过在外人眼中,这些东西都是天价之物,自然不会可劲的用。
翌日,天还没亮,景澈已悄悄离开,快马追上早几个时辰出发的护卫们。
他怕早上告别,会不忍离去。
姜宁一早醒来,推开房门,院中整整齐齐摆满了花盆,花盆中种的全是松茸。
姜宁跑去景澈院子,这呆子,指定是他放的。
“景澈。”
敲门,没反应,推开房门,屋子干干净净,一切东西整整齐齐,像是无人住过一样。
“走了?不辞而别?”
姜宁气鼓鼓的回了自己屋,仰面把自己摔在床上。
咦,桌子上何时放着一封信?
她起床,拆信,信中只有一行小字: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仅仅八个字,写的龙飞凤舞。
这首诗出自《诗经 子衿》,下一句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他这是留信说会想她?
姜宁一阵脸热,她觉着自己好像谈恋爱了,连忙把信折起来,放哪里好呢?
空间?不行不行。
她在屋中转了好几圈,最后藏在了被褥之下。
关于种粮秘方和武器之事,孙将军把姜宏远的态度写奏折上报朝廷后,一直没收到朝廷的答复。
趁着大好机会,五行山这边有和津门通了几次生意,顺道带回来了不少的物资。
他们五行山把需要的各种物资囤的满满的,这回他们再不缺肉吃了,鸡鸭鹅猪牛羊,各种牲口他们都养了不少。
至于生活用品,更是囤的足足的,只四季布料就囤了不少。
各家用分到手的银子,买了不少东西,五行山家家户户穿上了新衣。
“爹,你好像忘了一件事。”
姜宁啃着苹果,透过窗子,望着穿着新衣,高兴的满山跑的孩子们,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你好像忘记给姜家旧部发工钱了。”
姜宏远和江燕一拍脑门,可不是,忙忘了。
他们以前说过,吴将军等人吃公粮,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大家都没工钱拿啊,吃公粮就是好待遇了。
可现在,乡亲们无论是打铁还是种田,都有银钱拿,旧部这些人也该谈谈俸禄问题了。
姜宏远:“得亏宁儿提醒,咱们现在进账不少,旧部这么多年忠心不改,该多发些俸禄才是。”
姜宁:“爹,大家同住五行山,乡亲们劳作,他们教书,挣的银子却相差甚远,会不会引发矛盾?”
姜宏远想了想,“好,那就先少发些,以后大家生活的更好了,再涨待遇。”
不恨寡而恨不均,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姜宁现在是五行山财务总管,这里的账房先生,姜宏远和闺女商量道:
“我看乡亲们一家一月能挣七八两银子,就给旧部发双倍吧,十五两。
相差不算悬殊,也不算亏待了他们,这个月你给补上,下个月大家一块发工钱。”
江燕:“其他旧部,我们是不是该打听打听下落?”
姜宏远:“现在消息已经传开,朝廷派兵攻打,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五行山了,有心之人自会找来。”
姜宁想了想,把话咽了回去,她觉着,这么多年过去了,估计好多人已经不在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