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远又夹了一道杂粮包放入孙将军碗中。
孙将军尝了一口,口感很不错。
从进来这里,真是处处惊喜,姜家果然名不虚传。
姜宏远一一介绍着菜品,孙将军一一品尝,最让他眼前一亮的是精米饭。
那白里透亮的品像,比贡米都好,吃上一口,香,软,嫩,有嚼劲。
姜家有种田高手啊,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饭后,两人出来散步,顺便去山上看看田地。
正值午时,各处都在午休,乡亲们一如既往的利用午休时间读书。
小先生们下了学堂跑来上课,讲的是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今日是年仅八岁的三娃子上课,他遥头晃脑的吟诵着诗词,感情十分充沛。
他仿佛就是一员大将,饱含着渴望收复失地而不得的悲愤之情。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孙将军听到这里,不仅热血沸腾,他驻足而立,再也挪不动脚步。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三娃子吟诵完毕,孙将军只觉这首诗,写出了他全部的情感,他久久不能回神,深深陷入了诗词当中。
小先生给乡亲们讲解道:“这是一位大将军做的词。自家的国土落入敌人之手,他悲愤啊……”
乡亲们:“别说将军了,我们都悲愤。”
“这词写得真好啊。”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乡亲们一遍遍咬牙切齿地诵读,乡亲们想到了他们失去的家园。
悲愤、凄凉、不甘、又饱含着壮志,激起了孙将军内心深处所有的情绪,他激动问道:
“这是哪位大家做的词?胸有沟壑啊!二少爷可否为我引荐。”
这几句词真真是念到了孙大将军的心坎里,他险些热泪盈眶,知音啊!
姜宏远:“哈哈,最近是小女在给孩子们上课,许是小女从哪里看来的词,觉着好,交给孩子们背诵的。”
他闺女绝对是故意的,借着孩子们的口,讲给孙将军听的。
姜宁自然是故意的,现在的大梁和南宋朝廷何其相似。
皇上懦弱无能,朝廷苟且偷安,外族入侵时,只知迁都逃亡,大片的国土拱手让人。
岳飞一心为国,抵御匈奴,却受皇上猜忌、忌惮,他渴望收复失地,皇上却无心打仗,处处防备着他。
即使打了胜仗,朝廷依然割地求和。
奸臣当道,主和派占据着上风。
岳飞的经历与孙大将军和景澈如出一辙。
“您真是养了个好姑娘啊,巾帼不让须眉,不愧是姜家后辈。我可否与姜姑娘见上一面?实在是冒昧了。”
孙将军激动地面色发红,他没想到,能与他心灵相通之人竟是一位姑娘家。
姜宏远指着前面的土地,“您,不看庄稼了?这里就是了。”
孙将军这才想起来,他是来看庄稼的。
极目远望,片片粮田一望无际,庄稼长得真好啊。
山地竟有这样的收成?
“那是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