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三字经,成功变成了薅草歌。
午休过后,汉子们各回各组,还有些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他们第一次觉着干农活还挺有意思的。
接下来,被选出来的小先生们出场了。
打铁组,“砰,人之初,砰,性本善……”
小先生打着节拍,领大家诵读三字经。
打铁的汉子们,合着节拍打铁,大家的动作从未这样整齐过。
妇人们那边也有小先生领着。
这个山头姜宁要种药材,活计被妇人们接了过去,大家继续打着节拍清理山头。
不过一日,全五行山的人都会背诵了。
大家新添了个毛病,干活喜欢遥头晃脑,干活喜欢打节拍,还得时不时吟上两句诗。
江燕带着妇人们种药材,姜宏远带着汉子们学新品,打空心铁球,做地雷和手榴弹。
梁老三那组也被征用了,他们负责做手榴弹的木制手柄,同样计件给工钱。
他们空间里银子不少,足够给乡亲们发工钱的,乡亲们挣了工钱,以后也好出去采购物资。
姜宁给孩子们讲解着三字经里的故事,望望天色,又到了午时。
“外面这么热,我们爹娘还在外辛苦劳作,多辛苦呀,我们一定要孝顺爹娘。”
“首孝悌,次见闻!”孩子们很快背出了孝顺父母的句子。
姜宁:“我们要像香九龄学习,人家九岁时就知道替父亲暖被窝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孩子们很快就能接上句子。
“这么热的天,爹不用我们暖被窝了怎么办?”孩子们发出疑问。
姜宁:“我们要像香九龄一样孝顺,但孝顺不只有暖被窝一种方式啊。
这么热的天,爹娘在外劳作不容易,我们要让他们凉快些才好。”
孩子们冥思苦想,要怎么孝顺爹娘才能让他们凉快些呢?
“我们给爹娘做些冰块送过去,好不好?”
孩子们连连点头,惊奇的望着姜宁,先生好厉害。
他们要好好学,一会拿去孝敬爹娘,和香九龄一样,做个好孩子。
姜宁拿出硝石,正好带大家做个小实验。
“这是硝石,我们在水中加入硝石,水很快就会结冰了。”
“我去打水。”
胜子跑得飞快,一会就端了盆水回来。
姜宁在水里加入少许的硝石,孩子们围了过来,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水盆。
“结冰了,快看。”水中开始出现冰碴。
“嘘,小点声,别把冰碴吓跑了。”
生子这么一说,大家赶忙捂住嘴巴,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惊奇的一幕。
冰越结越多,孩子们感受到了凉爽,他们咧开嘴角,开心地笑着。
好凉快,爹娘回家也能凉快凉快了。
“惊奇吧?”
凝结成冰,姜宁给大家简单讲解制冰原理。
“这是硝石,里面含有硝酸钾,就是这个白色粉末。这种东西很容易在水中融化。
它一融化啊,就会吸收水中的热,那水中的热被它吸走了,水会怎么样呀?”
“水会变凉。”孩子们异口同声。
“大家说的对,水越来越凉,就会结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