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不是,姜先生,您瞧我这张嘴。”杆子给了自己嘴一巴掌。
姜宏远并不介意他们叫什么,就是一个称呼呗,直问道:“怎么样,什么情形”
“哎,他们好多人是从旭城、运城那边跑过来的,那边城门早就破了。
他们都拖家带口走了一个多月了,路上带的粮食早就吃的差不多了。
有的人家看着还算富裕,应是当地的小乡绅之类的,就是这样的人家都缺粮呢。
他们本想着到了下一个城池进去补给些粮食,可是鞑子破城的速度太快了,还没等进城,城都破了。
京城更没粮食,所有粮铺都停业了,根本买不到粮食啊。
那些穷苦人家就更没吃的了,他们推的手推车上能带多少粮啊。”
战争年月,最缺的永远是粮食。
姜宏远对他表示认可,能力不错,打听的很是详细,递过一个水囊道:
“辛苦了,喝些水吧。”
“嗨嗨,不辛苦不辛苦,都是我该做的。”
杆子笑得合不拢嘴,他终于得到了老大,啊不,姜先生的认可。杆子边笑边扇自己,怎么就改不过来呢。
“拿着,给兄弟们一人发一个水囊,大家都辛苦了。”
姜宏远又递出来很多个水囊,他早就发现这群人穷的叮当响,真是啥啥没有。
大家既然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他自然不会吝啬,该安排的都会给大家安排上的,至少跟着他能保证吃喝不愁。
杆子见姜宏远拎出了这么多的水囊,感动的语无伦次:
“姜先生,谢谢您,您对我们的好,我们定会牢牢记在心上,我,我们……”
杆子平日挺能说一人,这时却死活想不出来词,急得抓耳挠腮。
姜宏远塞进他怀里,“好了,你们的忠心我都知道了,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做?”
“嗳,嗳,您放心,我们知道好歹,要是以后再敢胡作非为,您就把我们扔下,让我们饿死在路上,我们也绝无怨言。”杆子连忙保证。
一个水囊至于吗?当然至于!
逃荒路上,有时一整日甚至两日都找不到水源,别人家至少有车有桶能存水,他们有啥啊?
他们就两条腿,不到水源地,就只能渴着。
以后有了水囊,他们至少能存些水,不至于喝口水还得看人脸色,去乡亲们家里借水喝。
杆子拎着一串水囊分发给弟兄们,分一个叨咕一遍:
“要记着江家的好,这种时候,姜先生还处处想着我们,是个好老大啊,值得我们用心跟随。
我们要知道感恩,你们看看逃荒路上,那些人过的多惨,那些人可是人人有水囊用?”
“嗳,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跟着姜先生。”兄弟们接过水囊,个个保证道。
队伍继续向前,前方一片混乱。
黑压压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围的左三圈又三圈的,挡住了通行之路。
姜宏远拉紧缰绳,停下了马车。
杆子见姜宏远要下车,赶忙跑过来,“姜先生,要不我去打听打听?”
他琢磨着,姜先生不喜欢手下之人自作主张,所以他改了以前的臭毛病,干啥之前都先问问。